赵大娘一愣:“呸!哪个骗钱了!给你!”赵大娘肉疼的掏出早准备好五十块钱拍回到堂屋的桌子上,刚才还以为自己能够留下来,谁知道被拆穿出来。
“钱给了,别到处瞎嘞嘞!败坏姑娘家的名声!”想着镇里副镇长家给的200块彩礼钱,赵大娘内心跟长了毛似的,赶紧趁着定亲的消息没传过来,早了早好,幸亏李大山出事才没传出来,要不自家闺女也当不了城里人。赵大娘边想着边一扭一扭的走出了李家门。
丽秋娘泣不成声,“森子,这是你爹在世时给你定的亲,你怎么能给退了呢!?”
李森只是更用力的拍打着自己的脑袋,没有言语,夏夜拽住李森自虐的行为,对着丽秋娘说:“婶子,退就退吧!俺森子哥这么好的大小伙还能没人赏识!到时娶的嫂子更好!”
“咳咳……”丽秋娘无奈,捂着胸口咳嗽了几下,自从李大山离开,这是有人看着了眉眼高低来踩他们家了,幸好没给丽春定亲。
看着丽秋娘的样子,夏夜一脸担忧,赶忙问道:“婶子,怎么咳嗽那么厉害,拿的药和止咳糖浆还有吧?要不去县医院看看?”
丽秋娘咳得摆摆手,那边李丽秋边给丽秋娘拍着后背,边回着:“都喝着呢!这不是被气狠了,估计娘又上火了!”
夏夜点点头,看着李森,然后蹲下来拍拍李森肩膀:“森哥,想开些,咱俩多给家赚些钱就好了!还小着呢!”
那边李丽秋看着蹲在地上的夏夜,眼神闪了闪,一抹愁思掠过。
李森亲事被退后,很是沉默消沉了一段时间。丽秋娘本来因为生病的身子,更是弱了,好在是假期,孩子们都能帮衬些,家务也都被丽春姐妹做了,小石头也越来越懂事。
隆冬腊月,年关将至,夏夜和李森去县城里送完年前的最后一次山货就回转了屯子里,在县百货大楼买了糖果、罐头、猪肉,偷偷摸摸的给小白买了朵大红花送到空间里,把小白乐的直跳踢踏舞!
中间顺路去了趟镇上,将知青三女的包裹取回来。因为都是刚到村子没满一年,几个知青都没有探亲假,家里人如果还惦记的就会寄些东西过来,而三女的家人都惦念着她们,东西寄了不少,心疼父母的三女也拜托了夏夜顺便寄些几只野物干肉过去。
夏夜眼睫毛打着霜的进了屋子,脚上的厚毛棉乌拉表面已经硬壳了,裹得的厚厚的毛皮大衣外面的雪也厚实的铺满大衣表面,夏母拿着鸡毛掸子在门帘后给弹着,嘴里不断的数落着:“这大下雪的天,山路都封了,干嘛要急急慌慌的去县里。”
夏夜用手搓着冻僵的脸,一丝嫣红挂在脸颊上,口里说着:“咱们两家因着丧事都不贴春联,但是年总要过好的,家里俺看着缸里就剩下些玉米面了,白面剩的不多了,总的弄些白面,俺去镇上了面坊打了些细粮,可以包饺子!而且前段时间套的野物也吃不了,换成其他粮物总比放在手里放心些,而且油也没多少了,都得去准备一些才是!可是赶着了,南方运来了些海鱼,还有买了些冻梨!俺都放门外呢!等下送下屋去!”
夏夜这次去了趟镇上的加工作坊打了一百斤白面,丽秋家和自家各五十斤,屯里磨粮这个时候就有点晚了。就那手工磨坊,靠着屯里中央地带,谁用也避不开人。而去富地大雪封山,夏母总是不放心夏夜自己去,所以只得挪了自己屋子地窖存的麦子去镇上磨了一些,在拿出些空间存的总能好应付个好年。
这日来到了腊八,夏母可劲的折腾厨房,把有的每样谷物都拿出一些做成了腊八粥,吃的时候放上夏夜拿出来的红糖。这时红糖可是稀罕物,谁家串门子走亲戚,带上几两是特给面。显然夏夜不缺,他还给家里直接拿出来五斤,苹果、西瓜等水果其实空间储藏室里也不少,但在这个不应季的时候,即使家里不来人,他也不敢张扬,毕竟几个女知青还在呢!事出反常必有妖,他把所有的一切控制在世人能接受的程度。
几女的家人寄来的东西有毛线、有各种钱票!几女除了留有一些自己备用急需的,几乎都交给了能够外出的夏夜!所以对于家里的白面等细粮,只以为花钱买的,至于数量,几个不去做饭的姑娘,都是夏母拿出什么做什么,也是不经心的。
过了腊八,年就不远了,于是,屯子里会时不时听到在水泡上滑爬犁的孩子们唱起了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打发了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到了三十就挂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