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难御GL_作者:卷云安(161)

2018-03-17 卷云安

  “生死由命。”夏子坤一甩衣袖毅然起身,“你和南儿哪儿也别去,本王去帮母后筹备明日的祭天大典,可能晚些回。”

  夏子坤走后,林静心少有地发起呆来,突然间想起金楠临走前对自己说的那句格格不入又意味深长的话来。她说,炎炎夏日,王妃过几日不妨带着小郡主去郊外寻一处避暑山庄纳凉。

  礼察院主司唐矩已在仪宣殿候命,坤王到来之时,正是木棉和杜梨奉命去办事之际。

  “坤王殿下和唐大人请进吧,娘娘的身体经不住失血过多,如果是求药的话,还望殿下和唐大人三思而后行。”木棉说完又转身叮嘱依兰,“好好伺候娘娘。”

  “恩,依兰知道了。”

  焉羽悠然跟夏子坤和唐矩三人商定好了祭天大典的相关事项,破例由皇后娘娘来祭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尤其在汤药见效之后。

  轻扣桌面,焉羽悠然改坐为立道:“事出有因,刻不容缓,坤王和唐大人是否会认为本宫越俎代庖,破了不该破的皇家规矩?坏了后宫不得参政的教条?有什么意见不妨直言。”

  “老臣还是识得大体的,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劳。”唐矩率先表态了。

  “母后您一心为国为民,儿臣惭愧,敬服还来不及,又岂会心生猜疑?儿臣同唐大人立场一致,全力协助明日的祭天大典。”

  “唐大人且先去,本宫有几句话想单独与坤王讲。”

  “老陈告退。”

  “坤儿。”

  “母后有何吩咐,儿臣定当……”

  “可想过做储君?”

  “儿臣,从未有过非分之想。”

  “坤儿是皇长子,何来非分之想一说?”

  “母后。”夏子坤跪地,“请母后明鉴,儿臣对母后绝无二心。皇储之位,总之,儿臣从不曾觊觎。”

  “你跪什么,起来。”

  “请母后相信儿臣。”

  “如果,本宫允许你觊觎呢?坤儿敢,还是不敢?”

  第63章 不想再欠

  溧阳城中,焉羽悠然正雷厉风行地在处理两件案子,她终于醒悟过来,金楠那晚对自己说的一年两年太久了是什么意思。或许从金楠决意做后宫妃嫔那时起,她就想好了要为自己“舍身就义”。

  不得不称赞木棉和杜梨的办事效率,经过对一干人等的盘查细问和顺藤摸瓜,木棉最终在宫外找到了绣“桐”字的宫女,正是半年前那批到了年纪被放出宫的宫女之一。而且,宫女不是景妃宫殿的人,在浣衣局当了十年的差,更不知自己的帮忙绣的一个字会关系到命案。

  “你将当时的情形一五一十地描述清楚,如有半句虚言,你该知道欺骗皇后娘娘的下场会如何。”木棉恐吓道。

  “奴婢知道,奴婢知道。回禀皇后娘娘,当时的确是在景妃娘娘身边当差一个小姑娘来浣衣局找到奴婢,她说自己女红做得不好,又想为自己的姐姐在绢帕上绣个名字,听闻奴婢手巧便来求教。她那时拿出了两张绢帕,上面绣的都是海桐花,只是形状和大小有些差异。她把其中一张递给了奴婢,就是木棉姑姑手上的那张,然后央求奴婢在角落里绣一个桐字,她也一针一线地跟着奴婢学。绣完后她就将绢帕收了起来,还用乞求般的语气求奴婢对此保密。”

  “行了,本宫心里有数。木棉,你和张野去景妃宫殿给本宫把那个婢女抓起来,再里里外外全都搜查一遍,能找到另一张绢帕最好,找不到也不打紧。”

  “是,奴婢先将她安置,然后就去行事。”

  一个时辰后,杜梨也回仪宣殿复命,并随焉羽悠然去了太医院,焉羽悠然想查的另一件案子就没景妃那桩容易了。

  杜梨面朝着跪了一地的太医,命人将带回来的信物铺开来摆了一丈宽。

  太医们乍见皇后娘娘的态势,心里就已经七上八下直觉要出事,再一见到这满地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某样女眷或幼子饰物,一个个魂都快吓没了。

  “这里最年长的是谁,抬起头来,本宫有话要问。”

  “回禀娘娘,老臣年过半百。”

  “好,本宫问你,这几年你可有经常为皇上请过平安脉?”

  “回娘娘的话,皇上的平安脉一直是由太医院院首张大人亲自负责的,臣等甚少有幸为皇上诊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