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样的话题,眼下的环境,就有些不合适了。
十分钟后,沈家三口人重新坐回餐桌边,开始一场促膝长谈。
沈悦之先道:“总之我就是那么觉得的。嗯,也不是说就不报体育了,但可以当个备选项,我文化课成绩已经没以前那么糟糕了,之前会想着走体育,不就是因为高考考二百五就能走吗。”
沈启阳咬着一根烟,没点燃,示意沈悦之继续说。
沈悦之想了想:“而且一般的体育生是要训练的吧,虽然我底子好一点儿,但也不能那么格格不入……可同样的时间,要是放在文化课上,说不定我能考更高呢。”
苏女士在桌子下面握着沈启阳的手,笑了下:“其实悦悦说的也对,咱们之前从来没想过,悦悦能考四百多分吧?”
沈启阳还是在沉思。
沈悦之深呼吸了下:“不然这样。我之前也给妈说了,我同桌,她这次考六百五,推荐了个新西方的课,在寒假的时候……”解释了一通,“因为我现在最大的短板就是英语了,到时候,等那个课上完,如果成绩还是四百多,我就再开始练体育呗。底子好,不怕的。”
沈启阳问:“你已经想好了?”
沈悦之:“嗯。”
在点头的一瞬间,沈悦之就倏忽觉得,自己心头,有什么沉甸甸的东西,蓦地落在实处。
她其实真的不用想太多的——沈悦之这样想。眼下的利害已经很清楚了,报上体育等于多了条路,但有文化课成绩打底,她本来也就不用担心什么。
只要分数一直在稳步上升,接下来的大半年里,她本来也就只需要在体考的时候出去晃悠一圈,再回学校,继续刷题啃书。
谢青阳说她大学想上经济金融方向的专业,从这个选择上,沈悦之就能模模糊糊地猜到她以后的职业选择。
如果自己真的走了体育生,以后,两人的共同语言只会越来越少,差距则变得越来越大。
沈悦之不想这样。
这是她唯一没有对爸妈和盘托出的私心,但除此之外,剩下那些条,大约也足够说服老爹老妈了。
沈悦之想的并没有错。
在考虑了一夜后,第二天早上,苏女士代表沈启阳,对两人教人不省心的闺女点了头。
这个结果在她的意料之中,事实上,在她看来,本来也没什么好考虑的。
苏女士则说:“你也不能这么想,我们之前找人了解过一些,说体育生的训练真的很艰苦。你底子再好,不跟着训练,不知道考试的时候那些套路,说不定还考不上呢。”
沈悦之耸耸肩:“那就正好走文化课呗。对了妈,这两天你比较想吃什么?”
苏女士挑了下眉,一秒看穿女儿的言下之意:“哦,又给你那个同桌带吃的?”
沈悦之嘿嘿地笑了下。
苏女士戳一下女儿的额头:“行了,知道你心里没我这个妈。”
沈悦之连忙喊冤:“哪有啊,哎,不是有爸吗。”
苏女士斜了她一眼:“行了,自己想去。”
沈悦之嘤嘤嘤。可惜苏女士不吃她这套,很快就转过身,往沙发上看电视剧。
沈悦之想了半天。她拿手的菜早都给谢青阳做过一轮,不拿手的又不好意思带给自家宝贝吃。昨天想过的红糖圆子酒酿圆子最多算是小零嘴,不可能直接拿来当饭吃。
纠结了大半个早上后,沈悦之给谢青阳发消息:同桌,你喜欢吃锅贴吗?
谢青阳过了会儿才回复:还可以吧
沈悦之:\\(^o^)/~那就锅贴啦。
家里乱七八糟的材料有很多,她在问过难得在家吃午饭的苏女士和沈启阳后,干脆做了五六人份的。
一边做,一边拿手机上的听书软件放政治知识点。课上已经讲到哲学部分,沈悦之听得一个头两个大,只好多背多听多巩固,和英语单词一样,走压路机路线,争取早点把知识点压进脑海。
沈启阳和苏女士一会儿到厨房拿个黄瓜,一会儿说要不然大家一起包,速度快一点儿。
沈悦之:“啊?行啊,来包。”倒是来者不拒。
平心而论,老爹包的丑丑的,老妈包的倒是好看,不过速度太慢,沈悦之包上三个,苏女士才搞定一个。
她一边看苏女士和老爹包锅贴,一边偷偷把自己包的单独放在一边。离去学校还早,给谢青阳的那份临走的时候再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