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那句话,你见过谁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揣在怀里吗?
计划失败了,春风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也觉得这种做法很不妥当。她想让杜十里知难而退,但又不想真的伤害她。在这种纠结之下,她最后只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不能真的找个对象,那就假装自己有喜欢的人。
但只是这样,恐怕也很难瞒得过去。毕竟她跟杜十里之间多少有点默契,这段时间也足够亲近,至少让杜十里觉得有了希望,她才会采取行动。既然如此,此时忽然找到了对象,未免太假。
那就频繁的移情别恋吧,反正之前的三段感情都没持续太久时间,而且都是无疾而终,至少“迅速的喜欢上某个人”的设定很符合纪春风本人的性格,这一点从平常的相处之中也能够看出端倪。
于是从这一天气,纪春风留在出租屋的时间大幅减少,而就算跟大家待在一起,她的话题也更多集中在酒吧的同事跟客人,网络上认识的朋友之类的人身上,并且毫不掩饰自己对对方的欣赏,以及两人关系的密切。
这些本来就是真的,只不过略微夸张一点点,并不会显得突兀。
至少春风觉得,十里是相信了的。
因为她已经很少用那种欲言又止的表情看着自己了,眼中的期待也正在一点点磨灭。
作者有话要说:
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you zuo you die don't ask why!
新年快乐,作者举着玻璃渣如是说。
第35章 Chapter 35
一转眼就到了过年。
小组里其他人已经陆续回家,也就意味着,接下来这段时间,纪春风要跟杜十里两个人度过。
春风觉得自己现在每一天的心情,就像是心里一半儿揣着冰,一半儿揣着炭,时时刻刻都处在冰火两重天之中。她只能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这脆弱的平衡,希望能够将这种状态保持下去。
好在杜十里显然仍旧跟她保持着默契,自从春风表现出对更多人的欣赏之后,她再也没有过元旦那一日的试探,看向纪春风的视线,也不再仿佛裹着灼热的温度。
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谁提出要避开这种共处一个屋檐下的状态。
想维持这种平衡的人,不止她一个。
北京城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但因为是首都,在传统佳节里展露出不同平日的状态也是一种政治正确。所以春节临近之后,各种各样的装饰和活动,让“年味儿”一下子浓郁起来了。
纪春风和杜十里采办了不少年货,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忙起,直到年三十这一天才堪堪将所有准备工作完成。
下午纪春风打电话回家,没有人接听。自从上次说了过年不回去,那边就陷入了单方面的冷战之中,不肯再接她的电话。即使是今天也不例外。
这让春风本来挺好的心情也跟着受到了影响。
这个电话从下午打到晚上九点多,就连吃饭的时候,春风都没放下手机。这么一来,晚饭自然也吃得不怎么安生,杜十里受到这种气氛影响,也比平时更加安静。
好在估计是气出得差不多了,九点半之后,电话总算接通,那边硬邦邦的数落了几句,便算是将这一件事揭过了。
单亲家庭的孩子,总免不了会面对承受的控制与依赖。
春风对此很无奈,偶尔有时想到母亲这一生的经历她会觉得对方很可怜,除了自己之外似乎也别无依托了,但更多的时候,她心里的情绪是不耐烦。
但母亲又是她无法摆脱的责任,还能怎么办呢?
她已经算得上离经叛道,走在完全不同于母亲所安排的道路上,于是又不免生出一些心虚与歉疚,只能在其他方面补偿她。于是厌烦一阵,又只能耐着性子去哄。
电话结束之前,老妈提出了一个纪春风始料未及的问题:“在那边有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春风怔了一下才意识到她究竟在问什么。
就像国内大多数的孩子一样,纪春风并不习惯跟家长讨论这种问题。即便她自己觉得十几岁就谈恋爱很正常,但同样会下意识的瞒着家里。而当家长开始询问相关问题时,毫无疑问也释放了一个信号。
她已经长大了,可以考虑成家立业的问题了。
但这个问题,在她这里会更复杂一些。春风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阳台上同样在打电话的杜十里,而后垂下眼,平静的道,“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