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相逢_作者:九月枫(4)

2018-03-04 九月枫

  怪不怪?怪不怪都轮不到他说。枢密院主管军令外事,中书院主管民政内务,两头一直明争暗斗,哪一头他也得罪不起,六部里面单打独斗都不是这二院的对手,六部又从未齐心,只能任他们作威作福。他这找人找得急不是来给自己揽祸事的,不该说的话不说,他来是要说吴王案的事,这事远远没完,牵涉的越来越广,当初御史台赵大人把北麓书院顾林成送给吴王的那幅猛虎巡山图上交给皇上他就知道事情要乱,说是捉拿归案审清楚,一早不知道人到不了京。画上猛虎是顾林成所作,可那句敢叫山河换日月真不是他写。

  这些事京里头有门道的人早听说了,高恪站在皇帝这边帮太子斗吴王以表忠心,吴王案他的功劳真是首屈一指。如今吴王已逝,剩余卒子谁生谁死也就他高恪在皇帝面前的一句话,此次沈德顺来求他,确实是为救一个人,那人姓陈名继隆,原本官至禁军殿前司都指挥使,加太尉衔,手握重兵守京师,备征戍,却被皇帝视为吴王一党骨干,从万丈高楼跌落凡尘,也不过一朝一夕之间。

  高恪听完他的话,冷哼了一声:“到如今沈大人还不明白吗,圣上对北麓一脉早已忌惮,太子德性宽厚,日后登基必是震不住北麓这一脉,圣上早已在思谋如何平衡,他们却不知收敛竟妄图扶持吴王登九五之位来谋求更大的权力,这不是死有余辜?这场血雨腥风注定避免不了,你还不懂吗沈大人?”

  谁继位不是秦家子孙啊,北麓偏吴王这也只是传言,只因吴王这些年确实功绩显超其余兄弟四人,汉王魏王楚王三人就敢对天发誓没有对皇位虎视眈眈?将来是不是还有几场这样的血雨腥风?一切不过是害怕幼隼一朝迎风展翅伤及饲主,早早剪除其羽翼的借口罢了。这样一场内耗,从朝堂到军营,多少良材就这么生生折戟,如今东契国虎视眈眈看着大琰北方,细作该是早把这场内斗传到东契,或许明天就能听到开战的消息了。

  一阵感概过后,沈大人才想起自己是来求人的,连忙拦了高恪的去路:“高大人,我虽不是出自北麓书院,但陈大人与顾林成是生死至交这谁也瞒不了,我与他又有姻亲关系,朝堂向来把我归于北麓一脉这我辩驳不了,圣上到如今还不动我,我是过一天悲喜交加一天,也不知还能这么好生生的过几天。陈大人案一天不了我就一天不能安心,如今我来找高大人,只求能放他条生路,他成一介平民,我则高枕无忧,高大人,如今他的命,不知还值几钱?”

  高恪听了这话又是声冷笑:“沈大人未免太高看我了,也未免太低看我了。”说完甩袖要走,沈德顺卑躬屈膝跟着,小声道:“大人眼里过了无数珍宝,普通之物下官也不敢拿来费大人眼力,不知大人可曾听过前朝禹阳王的绿松石龙杖?”

  史书记载前朝覆灭是禹阳王骄奢淫逸一手造成,少帝年幼,他掌摄政大权,好美女好宝物,天下奇珍异宝几乎归于他手。大琰□□皇帝攻破前朝帝都时禹阳王已将大部分珍宝转移,更有部分极品珍宝被他藏于地下陵宫,是想百年之后独自品玩,可惜他没那个福分,被□□派人扔到街上,民众亲手将他千刀万剐。这样的死法也导致他的陵宫至今是个谜,无人知晓到底建在何处,也就无缘得见那些极品珍宝。

  这绿松石龙杖传闻可是当年大禹治水时拄过的权仗,据传仗身刻微缩山河图整体形状是条龙,仗头刻有大禹的一只眼睛和用水族文字写的符咒,他要以这龙杖一直看着他的万里河山,更有传言得此物者天下归心终将一统天下。禹阳王一直以大禹转世自称,对此物极为看重,见过的人都没几个。可是传说终归是传说,禹阳王天下归心了吗?一统天下了吗?最终可是尸骨无存。

  只存在传闻中的宝物,真的存在?还在沈德顺手中?高恪自是不信,可转念想想,如若沈德顺没有这东西,他今天来说这话又是费的哪番口舌?

  想想对沈德顺招了招手,待他靠近些才说:“陈大人的事,我不便多插手,你多往长主公府上走动走动,附马与御史台大夫彭喜私交甚好,公主里面圣上最宠长公主,且圣上对彭喜的喜爱可有目共睹,陈大人这事只要彭喜高抬贵手,性命无忧,只要陈大人发配原藉了结案情,余下的事和你就没关系了。”

  沈德顺千恩万谢,可心里又明白,驸马都尉凭什么听他一个小小侍郎的话,这其中还不得他高大人从中斡旋么。感恩戴德完要走,高恪欸了一声,他明白过来:“明日戌时,下官亲奉龙杖前往大人官邸。”高恪这才又冷笑一声抬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