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思_作者:杏仁岩烧(162)

2018-02-16 杏仁岩烧

  “噗……”柳繁音原本正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猛然听到这句话,差点儿笑到将茶都泼了出来。

  “繁音那么聪明,我才不去猜繁音想的事。”杨显倒很是理直气壮。

  柳繁音忍俊不禁,只觉得眼前这个人让她又爱又恨,让她恨不能握着她的手日日相陪,让她心潮翻涌,让她总是变得不那么像自己,千头万绪翻涌,到了最后,柳繁音也只抬手轻轻点了一下杨显的额头,叹道:“你如今却是愈发懒了。”

  “一家之中,有一个聪明人就够了。”杨显朝柳繁音眨眨眼睛,眸中波光粼粼。

  柳繁音闻言微微一愣,继而笑出声来,是呵,一家之中,有一个聪明人就够了,有她在,自然护得杨显安稳,那就无需杨显也煞费苦心去认清世间的一切。

  “你这般想,倒是很聪明。”柳繁音笑道,“今儿个荷花开得正好,我带你去赏赏荷花,何必在这些小事上耗费心神。”

  杨显欢快起身,她早就坐不下去了,在室内说着这些烦心事自然扰人心绪;去荷塘赏荷,到时候人美花娇,交相辉映,却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象。

  誉王府中,赵临正与梁玉书闲话家常。

  近些日子,梁玉书往誉王府跑得更勤,嘴巴更是抹了蜜似的,竟然把赵临哄得很是开心;不仅如此,也不知梁玉书同朝阳公主灌了什么迷魂汤,这个甚是高傲的母亲,居然还亲自同赵临提起了这门婚事。

  这不,梁玉书今日又来同赵临请安。

  “繁音这丫头,今日应是会过府请安。”赵临这些日子被梁玉书哄得开心,心也跟着朝他那里偏了偏,拍着梁玉书的手,笑道,“这丫头素来性子冷淡,日后也要你多多包涵才是。”

  梁玉书闻言,心内欢喜,同赵临施了一礼,郑重道:“若能娶得表妹这般佳人,玉书恨不能以金屋藏之,又怎会在乎这许多小事?”

  霎时间,赵临哈哈大笑起来,果然少年儿郎,说起情话来丝毫不会忸怩,倒是招人喜爱。

  “繁音丫头,今日倒是来得有些迟了。”说着说着,赵临愈加念叨起柳繁音起来。

  “表妹素来对舅舅尊敬有加,向来今日有事耽搁了。”话虽如此,梁玉书心内却是比赵临急多了,他这些时日去柳府探望繁音,皆是碰了冷钉子,让他不得已,只得曲线救国,天天围着赵临打转,这让他委实憋屈。

  只是,谈话之间,等来的却不是柳繁音,而是柳府的一个老嬷嬷。

  第九十三章

  “什么?”赵临听完老嬷嬷的回禀,只觉得一阵气闷,“繁音竟是又病了?”

  老嬷嬷低眉顺眼地答是。

  “舅舅莫急,眼下暑气正盛,表妹身子娇弱,想来不会是什么大问题;若舅舅实在担心,我这就去探望表妹一番。”梁玉书心思活络,一席话说得甚是妥帖。

  赵临的目光幽深无比,落在老嬷嬷身上,老嬷嬷只觉得顿时周身一片寒凉,不由自主地两股战战,几欲跪下;

  梁玉书亦意识到了赵临心情不甚爽利,正绞尽脑汁地想着要说些什么,却见赵临的目光缓缓落在了他的身上,仍是那般寒凉而沉重,犹如寒冬腊月里头在江中游泳却又劈头盖脸地撞上了一块巨大的浮冰,让他有些难以承受。

  “也罢。”赵临最终移开目光,“你去看看。”

  梁玉书如获大赦,慌忙应下之后忙不迭地告退了。

  赵临转眼瞥了老嬷嬷一眼,声音低沉道:“说。”

  老嬷嬷打了个寒噤,立马跪倒在地,磕头道:“王爷恕罪,此事关乎梁公子,故而方才老奴实在不敢多言。”

  “嗯?”赵临眼皮微微抬了一抬。

  “梁公子这些日子同红袖轩的一个倌人来往甚密,甚至于……甚至于……”说到这里,老嬷嬷已将头贴在了地上,浑身颤抖,再不敢继续说下去。

  “说!”赵临额头的青筋直蹦,咬牙切齿道。

  “甚至于……那个倌人传出身孕,姑娘得知,一气之下,竟是给气病了……”老嬷嬷的声音越来越小,她只觉得周身的寒气越来越重,她却汗如雨下。

  半晌,想象中的狂风暴雨并未来临,老嬷嬷大着胆子微微抬起头来,觑见赵临坐在座位上,眸中寒气更盛,只是……好似在思虑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