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攻略对象_作者:或许有一天(188)

2018-01-28 或许有一天

  不过看看奉上文书的李大人,再看看坐在一旁沉默不语的陈大人,钟韶到底还是将那卷文书接了过来。她展开文书一目十行的扫了几眼,然后便将那文书重新卷了起来,说道:「如此就多谢二位大人了,你们此行的辛苦和功劳,我自会在奏疏中写明。」

  钟韶这般承诺,其实已是陈李二人能得到的最好答案了。世事就是这般不公平,此案是她主理,陈李二人都是她的手下,无论她人是否在苏州,又是否玩忽职守的跑回京城成亲,只要此案查明,便都是她安排得宜的功劳。肯在奏疏上特地提两人一句,便都算是她承这二人的情了。

  两人得了这承诺,果然也没计较其他,因为有钟韶特地提这一回,将来可能就会成为他们晋升的资本。随后三人又再就苏州之事谈了许久,直到暮色渐沉,陈李二人方才告辞离去。钟韶也没客气的派了小山并几个侍卫同去,将他们收集来的证据都给搬了回来。

  当天晚上,钟韶与苏墨用过晚膳后,便一同去了书房,然后直在书房中待到了半夜。

  陈李二人带回来的罪证不少,大到齐磊的族叔杀人夺财,小到府中奴婢仗势欺人,林林总总的案子牵扯了数十起。这还只是如今能查到证据,寻到苦主的,更多的案件早已成了查无可查的死案。

  钟韶和苏墨把这些卷宗和证据全都翻看了一遍,尤其关注了一下贡品的去向,之后又检查了一遍齐磊和京中权贵牵扯的证据,见都没什么问题,这才放下心来。

  两人商量着将奏疏写了,第二日钟韶重新上朝,直接便将此案上达天听。

  承平帝当即震怒,都不等将人押解回京便下令处死了齐磊,并夷其三族——虽然曲衡舟和陈李二人费尽力气收罗了诸多证据,但谁都能看得出来,承平帝的怒火更多是因着贡品去的。因为苏州刺史截了他的贡品不仅是拿了他的东西,便是藐视了他的威严,自然死不足惜。

  这一场风波结束得很快,因为钟韶呈上去的证据太干净,而齐磊在承平帝的一声令下也死得很快,以至于太子一系的人马根本没找到可以攻讦攀扯的地方。

  其后又过数日,在俞贵妃的相助下,钟韶终于还是如愿以偿的从东宫调职入了大理寺。

  作者有话要说:

  钟韶(吐槽):早知道皇帝杀人杀得这么干脆,何必查案查得这么费力……

  承平帝(哼哼):朕是昏君朕乐意,你管得着吗

  第96章 寻常

  吏部的任书下来,钟韶小升了一级,从正六品的太子舍人升做了从五品的大理寺正。虽则品阶都不高,但这两样都是实职,尤其是前者,更是东宫属官太子近臣,一旦太子登基,便是飞黄腾达。所以在不知情的人看来,从太子舍人调职大理寺做个寺正,还算是明升暗降了。

  当然,明白朝中局势的人都知道,钟韶这回的调任其实也是势在必行了。虽然很多人至今不明白当初太子为什么执意要让钟韶做这个太子舍人,但如今钟韶不止是认了俞贵妃做养母,更娶了长公主的女儿,她的在朝中的站位和政治立场已经十分明显,太子也不可能再将她留在东宫了。

  所幸,大理寺也算是个不错的去处。大理寺乃九卿之一,掌狱讼,与刑部、御史台合称三法司,其中大理寺负责审理百官犯罪、京畿徒刑以上案件,以及州县呈报的疑难案件。简而言之,大理寺主管审案判刑和复审,虽则不是个讨好的去处,但手中的权柄却是不小。

  而大理寺置寺正二人,司职便是直接审理案件,虽只从五品,却已是审案官中最高的一种了。说来权力不小,不过让钟韶觉得有些不满的是这官职还负责出使地方复审案件……换句话说,可能会离京审案,天南地北的跑!

  不过出差的事还可以容后再说,眼下更让钟韶头疼的是桌上摆着的那厚厚的一落《大梁律》——审案自然不能不熟悉律法,而走科举一途的人多是熟读律法的,钟韶却没打算考科举,因此《大梁律》虽是学过,却不算精通,眼下直接去了大理寺,多少有些赶鸭子上架了。

  「啧,你说说你,明知道可能要往大理寺调职,怎的就不能早点儿来读这《大梁律》呢?非得弄成如今这临时抱佛脚的境况。」徐文锦一边给钟韶补课,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还忍不住吐槽。

  吏部任书下来后,钟韶第二天就去大理寺接任了。她算是走关系入的大理寺,但大理寺本身却是个严肃到严苛的地方,便是一个小小的录事也必是熟读律令的。于是在得知她《大梁律》都没有学到精通之后,大理寺卿虽然接了她的任职,却并没有给她分派事情做,反倒打发了她先去熟读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