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目光被大长公主和贵太妃收入了眼中,两人不动声色的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贵太妃才开口说道:「福王不必忧心,王妃和世子都无碍,我和阿墨是被萧乾的人从王府中虏来的!」
福王父子一听,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他们一直担心是萧乾命人攻下了沔州呢。
大长公主闻言却有些懊恼,她此行将公主府的亲卫全带来了,想着有福王府的护卫应当不会有事,还有钟韶商队那些人照应,谁知竟是闹出了这等事!
她的神色贵太妃已是在熟悉不过了,见她眉头微蹙,便知她是为何蹙眉。有心安慰,但周围人实在太多了,她可以在钟韶她们面前旁若无人,但面对这些外人,总还是要因大长公主顾忌一二的。便只轻轻扯了扯对方的衣角,待她察觉回头,便是对她做着口型道:「我未怪你。」
大长公主见状神色略缓,转而又觉得贵太妃这般举动有些欲盖弥彰,于是目光连忙往四下一瞥。其他人倒还好,似乎未曾察觉,钟韶也正一脸殷切的盯着苏墨,根本没有注意到这点细节,倒是她那女儿似乎刚刚收回目光,眼下正低眉敛目的……
头又疼起来了,有些事情总得有个了断,可与贵太妃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大长公主觉得比处理起眼下这般混乱的局面还让人头疼!
大长公主不说话,福王的问题也得到了答复,场面一时间似乎安静了下来。最后还是萧文萱主动走了出来,到了福王身边,笑眯眯的冲着福王道:「父王此番出城,也算是弃暗投明了。」
这话说得,福王便是忍不住瞪了她一眼,很想拉着女儿到角落里好好问问,她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一切。但到底,也是因为萧文萱,他还有个弃暗投明的机会——以大长公主的果决手段,城楼上的颍川王他们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有萧文萱这一句打破了气氛,也不用全等着大长公主开口了,徐文锦便是上前问道:「福王殿下麾下犹有六万沔州军,殿下此番出城,想必是没有点齐兵马带出来吧?」
自然是没有的,点兵那么大的动静,不可能不惊动颍川王他们。
说到这个,萧承廉还一脸心疼,说道:「可不是,那些兵马全丢在陈州城里了。」
他话音落下,徐文锦和大长公主眼中都是一亮,福王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说道:「此番变故重重,我亦无所建树,不如便送颖阳你一份大礼吧。」
城内那六万沔州军福王之前是动不得,也不想动,因为那是他的一份投名状。
作者有话要说:
福王才不傻呢,他要傻的话早死八百年了。之前只是被野心和皇位冲昏了头脑,而且思维定式,根本没想到过大长公主会想要自立。但是公主揽权还算正常,公主连兵权都插手的话,就肯定是有异心了,而大长公主没儿子,驸马也早闹崩了,篡位为的也就只能是她自己了
第172章 死不能说
福王的投名状并不只是说说的,他虽然猜到了大长公主的打算,觉得自己距离那个位置无缘了,可折腾了这么一回,总不能是白折腾,更进一步至少还是要的。沔州那地方,不算贫穷,可也不很富庶,否则他的私兵也不会只养了那么些,连颍川王等人也比不上。
大长公主自然也明白了福王的意思,她此刻刚设法接手了朝廷大军,自然不好如之前萧乾一般,肆无忌惮的用兵。于是双方也是一拍即合,刚出城的福王又乐颠颠的跑去和城中的沔州军联系了。
一座城池,城高楼坚,兵多将广,想要从外攻克自然是难的,但若是要自内而破却是容易。福王这才刚出城,城内那六万沔州军自然还没来得及被拉拢分化,想要行事也是容易。所以大长公主很是放心的将此事交给了福王去做。
福王一走,车驾上的气氛顿时也安静了下来,秦禹看看大长公主,又看了看旁侧的贵太妃苏墨等人,便是很识趣的说道:「王将军为刺客所害,意外殒命于此,他麾下的兵马若无人约束恐生动乱,末将欲请命前往收拢人马,望殿下准许。」
秦禹这话一出,在之前那一场请君入瓮中幸存的齐、楚两位将军也反应过来,忙行礼表示欲返回整顿军士。若说他们之前心头还有几分不甘不愿,但此刻见到福王也对大长公主拜服之后,却是再生不起,也不敢生起什么异心了。
大长公主眼光犀利,只一眼就看出了二人眼底暗含的畏惧,于是也没为难他们,便道:「两位将军自去便是,只是目下局势混乱,还望两位将军约束手下,切莫闹出什么乱子来。」她说完,又对着请命的秦禹道:「有劳秦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