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怪谈之蒲牢(GL)_作者:九九和(575)

2018-01-28 九九和

  阿絮走到刚才看到那幅画前,凑近了些,用灵火点了招引子,把画照亮些看。

  “啊,看得我都有些饿了,想吃东西。”阿絮拖着嗓子叹道。面前的画轴约莫有一米来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从上自下画星月云层,下本部分则是一户山野人家,外面是果园,里面是茅屋,果园的坝子上有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娃,光着膀子,握着蒲扇,弯着腰在看草丛里的蛐蛐。

  阿絮盯着果园里硕果累累的果树,摸着憋憋的肚子咂嘴。她想起刚才一晃而过的黑点,整幅画面都很干净,在柔和的月色下十分素净,并没有突出的黑点或者墨块,那刚才她看到的是什么呢?

  “难道是眼花了?”阿絮捏着招引子的尾巴,把它又往卷轴靠近了些,从上到下仔细找,看到茅屋的门角时,忽然往后跳了一步,深吸一口气,“这是……什么啊。”

  阿絮低下头,伸手隔着一点距离指着茅屋的门角和地面的衔接线,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从门里伸了出来,仔细看的话,有点像什么的胳膊,尖端的位置还有分叉,像是模仿手或者爪子一类的东西。

  整个安静祥和的画面,就被这不起眼一角的黑影给破坏了。

  这是同一个画师画上去的吗?为什么要在这么安详的景色里画上这么可怕的东西?

  那其他的画呢?

  “走。”阿絮扯住牵引子的尾巴,把它拖到另一幅卷轴前。这幅卷轴上画的是一条河,沿河两岸有许多土屋,有妇人蹲在河边捣衣,有孩童在河里戏水,远处的小路上,一个樵夫挑着柴火归来。

  没什么奇怪的。

  她又围着大殿转了一圈,把每幅卷轴都认真看了一遍,其他都是些普通的画,画了古人的生活风俗,很平常,再没有找到像那幅画上黑影一样的东西了。

  阿絮又回到了第一幅卷轴旁,去看茅屋门角的黑影,皱了皱眉,是她的错觉?怎么感觉……这团黑影比刚才变大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刚才应该只有“一只胳膊”才对,可是现在,感觉更像“半只胳膊”。

  但是因为在画面里占的面积本来就很小,有一点变化是很难察觉的,所以也很难说清楚这画里的黑影到底是动了,还是没动。

  “也许是画师不小心滴的墨吧。”阿絮这样想,她也没有太多心思观察这些画,仰头看了看殿堂的高粱,飞上去落到横梁上,打算把这里里外外都查一遍,好找到出去的方法。

  又过了两个时辰,天完全亮了,天窗里照进明媚的阳光,大殿完全亮堂起来。

  阿絮已经把堂顶查了个遍,呛了一脸灰,除了在梁上的一个犄角旮旯里摸出一支炸毛的烂毛笔外,其他什么也没有。

  “咳——咳咳。”阿絮小臂捂着口鼻,落到地上,使劲用手掌扇风,“就说她吧,好歹是什么中正圣兽王,这么大的宫殿也不让下人好好打扫,这是积了几千年还是几万年的灰啊,咳、咳啊……”

  “不行了。”阿絮用手在半空抓了一把,催动水汽凝结,用冰晶结成小杯,盛了一杯水喝,又洗了把脸,“让我休息下先。”然后随便找了根柱子抱着喘气。

  缓了会,阿絮抬起头,看到卷轴里的画,不由瞪大眼——这、这是晚上看到的那幅画吗?

  以防出错,阿絮把大殿里每一幅画又看了一遍,确认没错,整个殿堂里只有一幅画画了河,就是这一幅。可是晚上的时候,阿絮看到这幅画里的河流里水波荡漾,可是现在,河里根本没有任何水,只有干裂的河床,妇人依旧在河边,孩童也站在河底,樵夫依旧走在归来的路上。

  阿絮握紧手里的烂毛笔,跑到那幅果园图边,眼睛往茅屋门角一瞟,果然,黑影不见了。接着,她看到坝子里的那个小孩,小孩的表情也变了。晚上看到他时,小孩正一脸认真地看着蛐蛐,而现在……他正两眼空洞地笑着,就像……就像失了魂一样。

  仿佛被什么偷偷换掉了里面的东西。

  阿絮看着这画看的心里发毛,她总觉得她在看画,画也在看她,尤其是那个小孩,怎么看怎么诡异,似乎是正在对着她笑。

  这些画到底有什么寓意?

  阿絮想不通。她坐在圆柱边,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卷轴,想看清画面究竟是怎样变化的。然而看了一天卷轴都没有变动,到了黄昏,就在阿絮准备放弃的时候,画面突然开始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