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店开遍全宇宙_作者:雪之羽时之风(207)

2018-01-01 雪之羽时之风

  叫的比他看到五百件真货的时候还要响亮。

  “不可能!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竟然不是拓本?”

  “假货,一定是假货!”

  “真迹不是被唐太宗带到坟里了吗?除非掘了那老头的墓,否则不可能看到王羲之的真迹!”

  以为自己终于看到了一件假货,赵呈诡异地有了一丝作为鉴宝师的骄傲感,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可能不是假货。

  光凭字迹看,确实是王羲之的风格不错。

  然而,光凭字迹看不出什么来,《兰亭序》的拓本多了去了,理智告诉他这百分百是一个临摹的很好的拓本。

  出于复杂的感情,他还是打算彻底鉴定一番,虽然他断定这是假货,但万一这是真的呢?

  就算不是真的,来自唐代的《兰亭序》临摹也是货真价实的古董,也能卖出很高的价来。

  如果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初命人临摹的那十本初稿,那就更值钱了。

  他可以保证一定会引起轰动。

  用专业仪器检测了一番,赵呈可以确定这幅画是出自东晋的,这让初稿的可能性提高很多,但也不是没可能是民间的书法家临摹的。

  等等、出自东晋,不是唐朝?

  赵呈手开始哆嗦起来,他慎而又慎地又检测了几遍,确定是东晋的没错。

  确定了时间,赵呈又从风格、材料、乃至一笔一划的细节看过去,鉴定这幅画用了他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直到看的眼酸了,他都没有看到能断定这幅画是假货的证据。

  那么,这真有可能是王羲之的真迹啦?

  但这不可能啊,老板跟他保证没有掘坟的!

  呃……老板说的是真话吗?

  此时此刻,他这个守法公民竟然希望老板说的是假话来,如果这真是挖坟得到的,那么铁定就是王羲之的真迹无疑了。

  赵呈处于焦虑的边缘,开始不停地在地板上踱来踱去,但是,他没走两下就骤然停下了脚步,浑身僵硬的一动不动,一顿一顿地朝古董堆扭过头来。

  结果,他这一看才发现自己一直忽略的一件事,他差点被气晕过去,他一直专注的看古董,竟然忘了它们一直都放在地上!

  那可能是王羲之的真迹啊,竟然像垃圾一样放在地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为了保护王羲之唯一流传于世的真迹,赵呈气的浑身发抖,不管不顾地朝王进吼道:“老板,这可是书圣的真迹啊,你就把它扔地板上,跟一堆垃圾吃灰啊?”

  “要是日和省这个破地方地震了水管漏了天花板塌了,书圣的真迹就要彻底完了,老板你就是历史的罪人啊!”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位面的未来李世民:喵喵喵,朕让你们收集的王羲之真迹就这么点?一群没用的废物!

  第102章 科技位面1.12

  “王羲之真迹?你确定?”

  听完赵呈失态的吼叫, 王进也开始不淡定起来,他不是鉴宝师,对古人墨宝没有特别的追求,因此没有赵呈那么激动。但是,王羲之的画很值钱他还是知道的。

  凡是青国人都知道,王羲之的真迹不存于世,至今流传下来的都是拓本和摹本。

  但是, 即使是摹本,只要能和王羲之扯上关系,就能卖出大价钱。

  几年前的嘉德拍卖会上, 光是《平安帖》的摹本就卖出了三亿多的价格,而且,这还仅是《平安帖》的上半部分,只有四行四十一个字。

  一个不是王羲之真迹的半份摹本都能卖出上亿的高价, 王羲之真迹的价格可想而知。

  更可怕的是,《平安帖》还不是王羲之最出名的作品。王羲之真正的代表作, 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晚年的巅峰之作,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在《兰亭序》中,他写了二十多个写法各不相同的“之”字, 让任何看到的人都会感到惊奇。

  但据说那是天时地利人和才有的作品,即使再让他写也写不出来了。

  托高中必备课文《兰亭集序》的福,王进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一清二楚,但他对书画背后的故事并不感兴趣, 他感兴趣的是这么牛逼的画到底能卖多少钱。

  商人就是这么庸俗。

  王进记得,曾有人说《平安帖》四十一个字都能卖三亿,那《兰亭序》有三百二十四个字,而且还是王羲之的扛鼎之作,岂不能卖出上百亿的价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