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觉得赵梅的眼里似乎有什么复杂的qíng感,她想看的更仔细些,赵梅已经移开了眼睛,像是坚石雕刻而成的作品。
她又看了一眼言榛,接着离开。
过了几日,诏书下来,小太监吊着嗓子念完,接着宣布:“以后你就是寻梅公主的伴读了。”
“寻梅公主?”
“便是长公主赵梅。”小太监笑的有些油腻,“说起来,咱家还是第一次知道寻梅公主是个会说话,还是个有学问的。”
言榛从袖子里掏出些碎银,送给小太监。
小太监笑着说:“日后你可是有的享福了,且珍惜吧。”
言榛却并不觉得自己能享福。
那赵梅,在她眼里算不得什么好人。
言榛想到了前几世的遭遇,打了个冷战。
她心惊胆战、小心翼翼,生怕赵梅一个不小心又把自己弄死了。
她抱紧赵梅大腿,如履薄冰般过日子。
好在赵梅看起来对什么都兴致缺缺,并未过多的刁难她。
赵梅要念书,言榛便帮着研磨。
赵梅要洗漱,言榛又帮着递帕子。
赵梅去参加晚宴,言榛帮忙挡酒喝,虽是普通的果酒米酒之类,可她抿了半口,就直接晕在了桌子上。
她应当是被人架着走回去的。
一路颠簸,言榛有人在她耳边轻声道:“我不曾忘。”
不曾忘什么?
言榛的脑子转不过弯来。
那人又用极其低的声音说道:“你是我在这世上最珍贵的人……”
后头似乎又有什么断断续续的话,言榛听不清了,嘟哝了两句赵梅的名字,直接睡了过去。
自此以后,言榛便发现,赵梅对自己的脸色好了不少。
遇上难题,赵梅也愿意来询问自己。
——
某次边城大旱,百姓流离失所,纷纷跑到王城周边避难。
皇帝嫌晦气,挥手让底下的人去办理此事。
办事之人没有好的方法,又恰好和国子监夫子是好友,便前来询问方案。
夫子沉思片刻,让几名学生先作答。
他点了一名淑仪的女儿。
那女童回答道:“应当在城外布粥且送衣物,保百姓无忧。”
夫子又点言榛。
言榛说:“保衣食不过是暂缓之策,若是边城之旱始终不好,便需要为他们另寻住处。”
轮到赵梅。
赵梅寻思片刻后:“青年男子充军,老弱妇孺充奴。”
夫子震撼:“你说什么?”
赵梅说:“边关告急,本就是缺人之际,且包衣食,正好为这群人提供稳当工作。”
她说的太过坦然,夫子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可这绝对是错误的想法。
夫子脸色涨红,最终骂出一句“竖子蛮横!”
回去时,赵梅问言榛:“我刚刚说的,可有问题?”
“当然有问题,即便是边城将军都说不出这番话来。”言榛告诉赵梅,“你所说的,是bào|政是苛政,若是圣上真的这么做,便是bào君昏君。”
赵梅依旧不懂。
言榛说:“我们能思考,正是因为心中有仁义。”
赵梅看向言榛问:“心中仁义,是为何?”
“是心中不一样之物。”言榛说,“等你再成长些,便知道了。”
赵梅点头应了声。
chūn去秋来,待赵梅七岁、言榛十二岁之时,贵妃又生了个孩子。
这次是个男孩。
虽然在这七年间,皇帝得过几个龙子,但得知自己有新儿子时仍旧开心不已,直接赐名赵虎,并且给贵妃无限恩赐。
贵妃心qíng舒畅,连带对赵梅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她的娘家人是右相一脉。
某次宴会过后,贵妃找了她娘进宫聊天,最后托付说:“我走到这步不易,蓝家是否能崛起,除了我龙儿之外,还需阿耶阿娘帮忙扶植赵梅。”
“扶植赵梅?”她娘亲并未理解意思。
贵妃道:“我也是听旁人说的,宫中已经有人开始布局。”
“布什么局?”阿娘问。
“bī宫。”贵妃吐出二字。
第76章 古代篇·悟
房内一时无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