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词手都不动,夏瑶就握着她的胳膊,帮她穿睡衣,低着头,有点底气不足:“我可能要出差一段时间。”
宋新词任由夏瑶动作,语气不咸不淡:“你可能要出差一段时间。”
“留霞县,离阳川很近。”
宋新词:“留霞县,离阳川很近。”
帮宋新词扣扣子,夏瑶:“很快就回来了。”
此时的宋新词,已经成了一个复读机,宋新词:“很快就回来了。”
夏瑶:“一周,两周,最多一个多月。”
宋新词:“一周,两周,最多一个多月。”
夏瑶:“……”
抬头,略带歉意的一笑:“没办法呀,工作就是这么安排的。”
“正好——”宋新词眨眨眼睛,“我这几天也打算去留霞县玩几天。”
夏瑶:“我怎么不知道你有这个打算。”
宋新词笑,无辜的眼神:“因为是刚刚决定的。”
夏瑶知道拦不住宋新词,担忧间又有一点开心,想了想,问:“要吃酸奶吗?”
宋新词知道夏瑶同意了,心qíng愉快地点点头。连考记者证都省了。
夏瑶抬手揉揉她的脑袋:“等着哈。”
于是两人组,变成了三人行。
11月3号,晴,日间气温19~23摄氏度。
从新高区往留霞县开,那真是很漂亮的一段路。宋新词开走了她表哥的奥迪Q5,完美解决了出行问题。
在新高还是县的时候,时任留霞县县委书记,为了带领辖区内的老百姓们奔小康,和扶贫办商量,在外地购了很多的柿子树苗回来,一卡车一卡车的拉,号召大家种柿子。
一年又一年,柿子树也长大了。
县里和好几个大型食品厂签了合同,那些年留霞县村民比县民还富。
留霞柿子饼的名声也在临近几个市响了起来。
开进留霞县管辖的区域后,柏油马路两边,目之所及,全都是柿子树,一眼望不到边。
树叶已经落叶,黑色的树枝上挂着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连绵起伏,比花都美上几分。
大大的宣传牌上写着——留霞欢迎您。
SUV飞速行驶,音响里放着Joel Hanson的《Tr□□eling Light》一瞬间,宋新词有在旅途中的错觉,抽空看副驾驶的夏瑶一眼,夏瑶也在看着她,还对她轻轻笑了一下。
真希望,这条路没有尽头。
老杨坐在后排,心qíng似乎也不错,边看资料的同时,还边跟着旋律点头。
金色阳光洒满人间。
夏瑶看着宋新词的侧脸,觉得自己不能被轻易打倒。
她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有话要说: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不知道老杨是怎么和上面沟通的,领导同意了他们做这个新闻,并且不限期。夏瑶有点想不明白,不是说这个新闻没价值,而是站在报业的角度从利益出发,会允许不限期的确很少见吧,要是为了爆点,放高利贷这种事也并不罕见。
四季新闻规定那么自由,也没有像其它大企业有那么复杂的薪酬体系设计,纯粹是因为大老板个人对新闻的偏爱,愿意烧钱养着它,出发点就不是为了盈利。要是阳川日报也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那为什么会将chūn江花月的新闻压下来。
阳川日报给他们的补贴是——jiāo通费实报实销,差旅费280/天,包含食宿。
留霞县发展势头很好,比夏瑶的老家渡河大了两倍不止,路上到处都是匆忙的行人,红绿灯、五大行、大型商场,跟城市建设差不多,就是少了点绿化,新楼与旧屋穿cha,一条街到处都是绿色的建筑安全防护网。
深秋寂寥稀薄的阳光照在建筑工人的huáng色安全帽上,一瞬间你觉得城市在飞速发展,目光一偏,看到旁边的老电杆,再也不会有麻雀停留,又觉得感叹。
夏瑶曾经采访过一个拆迁户,他们站在推了一半的房子前。夏瑶问,你心里排斥这种qíng况发生吗?他说不排斥,高兴是真诚的。夏瑶又问,离开之后会经常想起这里吗?他说,当然会,伤感也是真诚的。
夏瑶收工后,觉得自己问的问题太傻,那时她还是个大二学生,暑假实习,策划了一期围绕拆迁户的报道,取了个标题叫——频繁回头的前行。当时老杨出差了,副主编一口茶差点没吐出来,说谁知道你要表达个什么,换了个标题叫《一夜之间》然后删掉了夏瑶稿子里着墨众多的心理描述,着重报道了他们生活因此发生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