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姑娘_作者:乐衰(165)

2017-12-14 乐衰

  不过前几天,北约成员国代表在布鲁塞尔开会,又在讨论这件事,持不同意见的代表争论的很厉害。

  要是这件事曝光的话,无疑是在国际社会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使原本中立的国家,倒向西方。这是主流国际社会一直反对的。那就是使用对人道主义危害极大的化学武器。

  而那个年轻的士兵透露出来的,就是他们有一个化武库。最近战事吃紧,自由军连攻几座城。上面给他们的秘密任务是,要是在最后的大战中失败,那就将这片土地毁掉。

  他们的习俗一般是不喝酒的,但那天士兵喝了很多,可能是压力太大,边喝边哭,说我可怜的故乡。

  夏瑶跟老杨这两代人,都没有经历过被迫远离故乡的那种沉重的痛,看着一个一米八的男子在他们面前哭成泪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男子在半夜走了,他要趁着夜色去到美使馆,装作绝食抗议的人跟里面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他现在是美国人。要是等到天亮,政府加派兵力,提高警戒级别,那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夏瑶和老杨看着那人弯下腰做贼似的偷偷摸摸的背影,心qíng都相当沉重。

  老杨从外套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

  “给我一根吧。”夏瑶说。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战乱的国家是虚构的。

  希望世界和平。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夏瑶第一次上战场是在一个yīn天。他们拿到了出城的手续,却找不到愿意去前线的向导。在这个没网没地图的地方,老杨开着新华社的大众到处找人。一开口,就先把手里的美元亮出来。

  最后还是跟着加拿大环球邮报的同行们出的城。他们的房东是jiāo战区的人,想回去看一眼,才愿意带路。

  汽车驶离首都,一路都是荒漠和低矮的丘陵,视野辽阔,一览无余。途经几个城镇和被pào火波及过的村庄。快十二点,才开进封锁线。

  然后,房东就不愿意带路了,表示可以在外围等他们。

  在此,夏瑶他们和环球邮报的同行道别了。他们要去前线,加拿大同行要先去战地医院看一看。

  一路往前就可以了,房东告诉他们。

  经过一个小镇,越往前开,行人越少。渐渐的,马路上就剩下他们这辆大众。

  老杨开玩笑道:“怎么感觉不像上前线。”话音刚落,一排军卡从他们旁边呼啸而过,上面站满手持AK-47的步兵。后面还跟着几辆德国猎豹和俄罗斯的T-90。

  “卧槽。”老杨激动得骂了一句脏话,然后开了天窗。

  夏瑶站起来,举起了相机。

  开了十几分钟,一颗pào弹在不远处炸起一团黑烟,老杨急刹了,稳了稳钢盔,招呼夏瑶下车。

  前面不远就是工事,沙包堆起一人高的掩体,就和电视里差不多,一排士兵架枪的架枪,观察的观察。

  对面的自由军躲在残垣断壁里,时不时朝这边开一枪。

  两人弯腰靠近工事,根本来不及感受恐惧。

  这里不是主战场,jiāo火不是很激烈。

  两边都是零零散散的开火,试探xing的打击,双方都没有离开阵地进攻的趋势。

  老杨身边有个士兵很热qíng,笑着比手势问有没有烟。老杨递了一包过去,那个士兵拿到烟跟周围的人分了。然后和他们愉快的合影。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一个人影上来把夏瑶扑倒了,不远处响起一声爆炸,溅的满天都是huáng土。

  夏瑶起身摇了摇满头的沙,正想用学来的阿拉伯语道谢,那个士兵早就扑倒了掩体前。然后就是这边反击的密集的枪pào声。

  刚开始还觉得震耳,多听两下就习惯了。双方jiāo了一阵火,又恢复了安静。

  夏瑶跟老杨都躲在掩体下没露头,一点事也没有,不远处有个满身是血的士兵被抬上了担架。

  夏瑶举起相机,那个士兵正好歪着头,对着镜头笑了一下。

  一股热làng冲上夏瑶眼眶,那个年轻士兵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

  一下午的僵持,快天黑的时候,夏瑶看了看手表。按时差来算,还有六分钟,是宋新词的生日。

  夏瑶在身上擦了擦手,攥着脖子上的项链,仰头看向远处的天空。

  新词,生日快乐。

  **

  宋新词在生日后没多久,被缅甸警方抓住遣送回国了。

  又一次进了拘留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