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每天找我改剧本_作者:今轲(180)

2017-12-11 今轲

  陶枣抬眼瞄她一眼,张了张嘴,咬了一小口。

  “小心烫。”杨柳乐呵呵地,举着残缺了的栗子,等陶枣吃完了嘴里的继续喂。

  程鹤楼在门边愣了足有两三分钟,才抬脚进来,坐到了陶晚身边的沙发上。

  桌子上放着两袋栗子,程鹤楼打开一袋,取了一颗出来,慢条斯理地剥。

  剥完了递到陶晚嘴边。

  陶晚看她一眼,程鹤楼深潭般的眸光闪了闪。

  陶晚接过了她手上的栗子,抬手一整颗扔进了嘴里。

  烫……陶晚龇牙咧嘴,硬是忍住了没吐出来,在嘴里倒来倒去,倒凉些了才吃了下去。

  程鹤楼没看她,在专心致志地剥下一颗。

  四个人就这样静静地你剥我吃,冬天天气短,天色渐渐暗下来。

  陶枣站起了身:“姐,我明天早上还有一场考试。”

  陶晚没看她,只“嗯”了一声。

  陶枣犹犹豫豫,最终只说了一句:“那我先过去睡了。”

  这下陶晚连嗯都没嗯。

  杨柳赶紧起身,帮陶枣背起书包,两人出了门。

  程鹤楼拍了拍手,问陶晚:“你饿吗?”

  陶晚用手撑住了脑袋:“你到底帮不帮我?”

  “你真的想让我帮你吗?”程鹤楼看着她,“帮你毁了陶枣的成绩?”

  陶晚将头偏向另一边,好久没说话。

  第二天早上,她们待在酒店,吃饭也叫的外卖。传媒大学离电影学院不是很远,陶晚估算好时间,在学校门口等到了考完试的陶枣。

  “回家。”陶晚说。

  “好。”陶枣很乖地应下来。

  陶枣和杨柳原本定的是第二天的高铁票,这会退了票,跟陶晚程鹤楼一起坐飞机回C市。

  这趟旅程实在算不上愉悦,大家都沉闷闷的,一路上没说几句话。

  到了C市,各回各家。

  陶枣和杨柳都还没到放寒假的时间,陶枣高三需要补一周的课。杨柳还有期末考。

  陶晚不知道她们两是怎么瞒过老师请的假,但她没再打算去打乱了她们的计划。

  短短的一趟外出,陶晚觉得心力jiāo瘁。陶枣长大了,不再是什么事都要征求她意见的孩子了。她自己选了路,陶晚不敢去摧毁。

  昨晚程鹤楼问了她一句话:“你最在乎陶枣的什么?”

  不管思绪再怎么纷乱,陶晚也立刻说出了答案:“身体健康。”

  程鹤楼没再说什么,陶晚心里豁出了一道口子。

  是的,很久之前,她曾向老天许愿,只要陶枣身体健康,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所以陶晚做出了妥协,决定把艺考的事压在心底。

  第二日,又要开始忙碌的工作了。程鹤楼在下午的时候,召集当初演员试镜的评委们,一起开了个会。

  这个会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定演员。这个会的内容也很重要,好几个角色大家争论了很久。

  陶晚在大家讨论到林冬雨的时候,多为他说了两句话。程鹤楼坐在长桌的对面,遥遥地看她一眼,没有反驳也没有附和。

  会议结束后,程鹤楼没有什么多余的指示。陶晚一下子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她在工作室里转了一圈,终于等来了程鹤楼的吩咐:“戏马上要开拍了,不用住在工作室了。”

  陶晚的心慢慢地往下沉,只能应了一声。收拾了下休息室里的东西,提着箱子回了家。

  陶枣开始频繁地给她发消息,下课,午饭,晚自习。说的都是些有的没的的话,有时候还会带上图片。

  是为了让她放心,告诉她她再没有乱跑。陶晚很是无奈,心里难过,却无法释怀。

  从工作室搬回来后,工作好像都少了起来。

  没有了一个大活人需要她照顾,程鹤楼只会在展开和剧本相关的工作时联系她。电话,语音,视频会议。说完以后挂断,然后她改她的剧本,再也不知道程鹤楼在做些什么。

  忙碌惯了,这样的状态有些不适应。陶晚便每天做些好吃的点心,煲好热乎乎的汤。在下午放学的时间段带去陶枣的学校。

  陶枣的气色很好,仔细看的话,脸也比之前圆了点。

  发现这些,让陶晚很开心。

  很快,陶枣放了寒假,年关也要到来了。

  《二十一日诫》在这个时候选择开机,拍摄地点主要集中在澹州影视基地。开机仪式当天,陶晚赶过去,参加完开机仪式后,看了《二十一日诫》的第一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