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主持人安排的是张柳和陈韵,王主编的意思是,这次活动借了好多人,能上镜的还是自家人比较好,是在不行的话,就把新闻访谈的那伙人的拉来。然而就连导演也是我们从歌舞民俗那边借的,这里的冤大头是财务部李经理。
李经理以为拉了赞助商也没他什么事,结果王主编还要到处拉人借人,顺带把李经理拉着一起整个公司跑着借人。李经理拗不过他,只能帮忙拉人。
我在上午布置整个摄影棚的时候无意中听到导演对李主编说,你们家新人这么快就上战场了啊。
李主编感叹了一句说“没办法,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作者有话要说:
补更,修了好多以前的文
第13章 晏楚
摄影棚连接着演播室,南方新闻最大的优势就是和省电视台保持着合作关系,百分之三十的热点新闻和访谈节目都由南方新闻包办。公司老总同时也是省电视台的股东,和台长jiāoqíng甚好。
省电视台的主打是军事,财经,人物传奇,资讯,记录片。据说之前也想做娱乐,结果被浙江和湖南打压的根本玩不下去,也就没有再抽资金去做娱乐了。然而现在这个时代谁都想再娱乐圈这个捞钱圈里有一席之地,像中央新闻是央视衍生的出来的附属报社,也曾想做蹭一把热度,但由于条条框框太多,收视率并没有和投入资金成正比。反而好多人在其微博下嘲讽:请做好自己的本职,别老动不动就给自己加戏。
有人这样评价各地新闻道,中央新闻像个cao持大局的大家长,南方新闻是正值壮年的少当家,各地方的新闻报社有如追求cháo流的青年。大家既已经习惯了这种设定,你要是非得杨树上长柳枝,确实也免不了一番嘲弄。
摄影棚只是一个小房间,导演和摄影师已经准备就绪,没有观众没有起哄的群演,唯一瞩目的是搁在角落的放映机,晏楚专辑封面做成的背景墙,所有道具都是由赞助商提供,印有他们公司的logo,简单的布置只有两张沙发一张玻璃台桌子。
王主编临时还是决定将主持人换成省电视台名嘴张柯,张柯接到通知后,急匆匆的赶到现场看了两眼台本迅速进入状态。
我是和晏楚的几名保镖一起进入摄影棚的,我们站在导演后面的一堆设备旁,现场加上晏楚大概有五六个人,其余人都在演播室,说是怕人多手脚乱。
导演确认了一切灯光设备正常后,专访开始!
张柯和晏楚分别坐在沙发上,张柯先介绍了自己再介绍晏楚,口语中带着成熟和理xing,这是他一贯访谈时的习惯,习惯xing的在某个点讲个小玩笑,习惯xing的抛出问题,又能完美与被采访者对答。我站在幕后看着他们两个相互jiāo流着,他们之间应该是相差了二十来岁。张柯在主持界有着很好的声望,在台里多是访谈创业成功人士以及在各个领域都有卓越成就的人,要说采访明星还是头一遭,希望别搞砸。
“你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现在年轻人存在的叛逆,就是想用自己视角来定义这个世界,但 是同时从一开始的谈话行为中,你又非常的有礼貌,没有那种傲气。”张柯说。
“嗯,我一直把自己当做是音乐人,有的时候被捧高了,一不小心就变明星了。要说没有傲气也不是,有时候我也很自负,以为能处理好一切”晏楚回答道。晏楚的经纪人听闻是她妈妈的好友,所以晏楚的说话行为从没有被管制过,向来是按自己的想法说话行事。
“我听说你回国内做音乐前,在国外也曾有过乐队?”
“对,国外并没有多少人认识我,那个时候我才十八九岁,也没有什么人支持看好,慢慢的我也对自己失去信心”晏楚笑了笑接着说:“我当时也想自己根本不是做音乐这块料,后来,我准备把所有器材都收走的时候,有个亚洲面孔的女人她给我送了张她的画作,上面画的弹唱时的我,我当时很奇怪,她用中文和我说“我一直在这块给行人作画,你今天这么快就要走了吗?看在这幅画的份上,能多唱几首吗?””
“那是你第一个粉丝?”
“说是也不算,她从不说关于自己的事qíng也不想了解关于我的事,却非常支持我筹办乐队,关于她我只知道她的长相和她的画作风格”
晏楚和张柯聊得很来,晏楚还会主动去问关于张柯的事,张柯挠头很不好意思说,女儿是晏楚的粉丝,等下得要张签名照。我看了下时间离结束还有半小时,两个人还在聊关于音乐的事,我便通过无限耳机提示张柯问一下关于晏楚父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