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周行随便挑了样菜,就有小太监试过菜,而后把这盘送到她面前。从小长在宫里,这山珍海味早都吃了不知道多少年,没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再说,想想,这菜吧,吃之前还得让别人吃一下。身为皇帝,有什么好的,菜都不能吃第一口。
等赵周行把所有的菜都尝了一点,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时辰。吃完了又要收拾,又要漱口,又要洗手,拖拖拉拉,直拖到一个时辰之后,赵周行又开始伏案看奏折,郑福海才小心提醒了一句,那个尚书大人还见不见了?
赵周行恍然,“瞧朕,都忘了。让他进来吧。”
礼部尚书姓何,单名一个守,从赵周行的皇爷爷那辈开始当官,到赵周行她皇爹爹那辈成个尚书,再到赵周行这里,暂时看来,没有升官的可能。
要说这老骨头有老骨头的好处,不是有句话叫做倚老卖老吗?这三代老臣,冒冒先帝的名头,压压新登基的小皇帝也不是不行。
再不济,就扣个不孝的帽子,由不得她不择婿。
何守心里算盘打的响亮,就是不知道这新登基的小皇帝看没看出来。
“尚书大人为何事求见?”何守毕竟是老前辈,赵周行对他还是有几分尊敬,人既然传进来了,也没多加刁难,还给赐了软座,这待遇是没得挑了。
何守一脸恭谨,谢过“浩dàng皇恩”,却并不落座,一撩衣裳往地上一跪,这御书房的地面铺着进贡的地毯,可比崇德殿的地软。
最近因为择婿一事被这些大臣磨了好些天,赵周行都快练成读心术了,只要这些大臣眼神变一变,她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故此,何守这一跪对于赵周行来说,没有任何的冲击力,不过她还是装作有些不解惊慌的样子,要求何守赶快起来,不要行此大礼。
何守并不起来,“老臣有一事相求,请皇上答应。”
正题来了。赵周行收回本来就是虚扶的双手,转身看着窗外,良久问道:“恐怕还是为了早朝时的事罢。”
“皇上圣明。”
还真是为了这事,赵周行伸手摆弄着书案一角放着的cha花,这花是早上流珠从外头折的,早上见时还娇艳yù滴,现在已经有些萎靡之色了。
不过,花瓶里盛着的水也少了些。
“如果朕不答应呢?”
何守早就想好了说辞,像什么不答应就跪到地老天荒这种戏码演起来太伤身,不到最后关头还是先省省力气,能逞口舌之快何必去挨刀,“皇上如今多大了?”
赵周行不太明白何守为何问起自己的年纪,不过还是照实答了,“十七。”
“依礼,女及笄,男束发,当嫁娶。赵以礼立国,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遵守礼制,十五嫁娶,乃是祖制。就连先帝都不曾破坏这个规矩,皇上您,难道要做一个不受礼法不遵礼制之人吗?”
赵周行反问:“赵国可有女子登基的先例?”
何守犹豫答:“此前确是没有,但……”
赵周行继续反问:“《赵礼》之中,可是有一则,言明只有皇家男儿才能登基。”
何守只能照实回答:“确实有这样一条。”
“那看来朕本身就是不合礼制的人了,既然如此,朕为什么还要遵守什么礼制?”
赵周行以为这下这老东西该没话说了,没想到何守却很冷静,“关于这一点,臣不敢苟同。”
“不妨说说你的不敢苟同。”
“如果说女子登基是不合礼制的,那么立皇上为太子的人就是不合礼制的。皇上若执意认为自己是不合礼制的人,老臣是否可以理解为,皇上觉得先帝是个不合礼制的人?可老臣以为,先帝所做事事皆无违反礼法之处,先帝是个守礼之人、此一臣不敢苟同之处。《赵礼》当中,虽有言男子登基,却并未提及女子不可为帝,故而皇上所言,并无依据。此二臣不敢苟同之处。”
赵周行手下一个不小心,把那朵可怜的花掐掉了半片花瓣,这老骨头歪曲事实的能耐倒是厉害,偏偏她还找不到什么能够反驳的地方。现在要是说“朕不是那么想的”,岂不是直接就落了下乘。
发发天子之怒也无不可,只不过老骨头大约也见得多了,未必会怕,否则也不会一下朝又来找自己麻烦。真是个麻烦啊,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