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瓦伦达效应所反映的心理学现象》一文中,沈荷毫不含蓄地提出了“人天生对功利有着近乎贪婪的yù望”这一观点,没有将这种效应完全归结于科学现象,而是另辟蹊径,独特地阐述了她的想法,她说“正是因为对成功有着先天的苛求,所以才会更容易患得患失,种下苦果,而后自食其果”。
但是,在《由电梯法则所衍生出的一系列社会现实》一文里,她一改文风,十分含蓄地写道,她个人极为推崇孟子的xing善论,并且引用了《孟子·告子》中的名句“人xing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说,正是因为人生来便具有善心,潜意识里更愿意接受实物的美好xing,所以电梯法则在实践运用中才会有极高的成功率。
这两篇论文极具大家风范,丝毫看不出是处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所写,而这正是沈荷在研一时就完成的两篇论文。虽然如此,可不难发现,这两篇论文不仅主旨自相矛盾,就连写作手法也大相径庭,一个激进豪迈,一个悠扬婉约。
她翻着石韦等人第一次会见沈荷时商陆所作的笔录,结合具体描述,以及她单独会见沈荷,在局里的沈荷的反应。路西绽轻阖双眼,所有的线索连成一条线,一个念头涌入了她的脑海中。
“双重人格。”
全部都是真正的沈荷。
无论是因崔婷的死而泪眼婆娑的她,还是在局里歇斯底里的她,都是真的她。
“石队长,我要见丁元,对,现在。”
赶到局里时已经是凌晨两点,石韦本已回家休息,接到路西绽的电话之后又匆忙赶来。
“路教授,是有什么新的发现了吗?”石韦对着手呼了呼气,对身旁气场满满的路西绽说道。
“先让我见他。”
丁元距离释放的日子不远了,但现下依然是被关押着的。
石韦感觉到路西绽的步伐很慢,同时还喘着粗气,眉头微皱,看样子很是不舒服,便定住脚步小心地问道:“路教授,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这天冷得紧,该不会是着凉了吧?”
如果只是普通的着凉,那便好了。这哮喘一旦犯起来,纵使生活在空气弥漫的海洋里,她却也吸不到,只能承受窒息的痛苦。
“我没事。”
见路西绽这么说,石韦也不方便多说什么,便也不再说话。
丁元看起来憔悴了不少,新长出来的胡渣让他看起来老了五六岁,眼眶乌青,印堂发黑,想来在这种环境之下也是休息不好的。
“还真是执着。”丁元冷笑了一声,无所谓地瞥了一眼路西绽,“大半夜的也不让人睡个好觉。不过我说你们这些自以为聪明绝顶的,能不能长点脑子,用点心。一天到晚盯着我,是盯不出你们想要的答案的。”
“丁元。”路西绽看着他的眼睛,“你以为,你就真的有你自己以为的那么无辜吗?”
丁元耸肩一笑,心里有点发毛,却还是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你这话什么意思,是我就是我,不是我就不是我,我是不是清白的,难道我自己会不清楚?”
“你以为,你不是幕后主使,就完全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吗?名牌大学毕业的你,法律意识竟如此薄弱吗?”
“你到底想说什么。直说吧,我也没什么心qíng听你卖关子。”丁元翘起二郎腿,一股痞气跃然而出。
路西绽挑挑眉:“你以为,沈荷落网之后,你还能够平安无事吗?”
“沈荷?”丁元尴尬地笑了笑,眼角不自觉地往上翘,“谁啊,我认识么?”
说话的时候眼角不自觉的往上翘,是说谎的一种表现。但很快丁元又恢复了常态,脸上的笑容也没有方才那么僵硬了。这是典型的霍桑效应,广义上指某个人在意识到他人正在观察自己时会即刻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正如此刻的丁元。
路西绽却不予理会丁元的闪烁其词,yù盖弥彰,只是说道:“你们两个想瞒天过海,将所有的罪过推到江斯虑的身上,根本是不可能的。”
丁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听说你很厉害,心理学家是吧?但你以为你真的能看穿别人的心吗?你们想让我认罪很简单,只要拿出证据来,我就不得不认,就算我不认,到时候一切也由不得我了,不是么?”
路西绽不急不躁,只是淡淡地看着他的眼睛,这在心理学上叫作心理诱导,两个人在双眸的对视中,能够不自觉地影响彼此,而意志力高的人则容易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