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想也不想,声音不小,“我怎么高兴得起来?!”
宝玉这还是头一回对湘云语气不善,湘云一怔,旋即就是恼怒,转念一想大姐姐和二哥哥虽是姐弟,但qíng同母子,仔细算起来二表婶教导二哥哥的时候远远不如大姐姐呢。
大姐姐出嫁,与二哥哥再见哪能还像以前那般自在?这股子恼意便少了一多半,湘云定了定神,又低声劝道,“既是舍不得大姐姐,也得忍一忍,将来又不是不能得见了。”
湘云略带委屈,却依旧柔言软语,让宝玉顿生愧疚之心。他拱手道:“刚才……口不择言,妹妹莫要怪我。”
湘云自然不会计较,“大姐姐还没出门,爱~哥哥是不是再去瞧一眼。”
宝玉应了,“好。”
背新嫁娘出门的差事,自是会落在贾珠身上……说起来也是有趣,元chūn大婚,就连贾环都领了迎来送往的活计,唯独没有宝玉什么事儿。
做客的湘云更是无人会烦劳到她身上。
于是二人并肩往元chūn的院子走,正让带人路过的凤姐儿瞧在眼里。想起姑妈的心气,八成看不上湘云……凤姐儿也微微一笑:顺其自然吧。这个“自然”定是要落在老太太那里。
却说,与荣府里道贺的宾客多是空有爵位没有实权的勋贵不同,宁王府里的客人则是宗室和官员颇多,他们就没几个等着看热闹的。
宁王府里也就是年轻娇艳的王妃正沾沾自喜,乐得便宜儿子和儿媳妇成婚之际便惹人非议,扫了颜面。
而整日里沉迷于声色犬马的宁王都没把亲家贾政去官当成一回事:他不喜原配给他留下的两个儿子,却不代表他乐意自家当众出丑。
如果这门婚事不妥当,宁王可绝不会认头。
实际上,宁王对元chūn这个儿媳妇还算满意:他可不是看重前工部员外郎贾政嫡长女,而是看好德妃娘娘的心腹宫女,二品大员林海的内侄女,王子腾的外甥女这三者合一的身份。
有了这么一个儿媳妇,将来无论是“哪边儿”胜了,他都能人家拉上关系。他爹就是在站队的时候太傻太实在,都不记着给自己留退路,于是最后选错了人没得一点挽回的余地,才沦落到如此地步。
他多年韬光养晦,焉能重蹈覆辙?
更何况宁王府不及以前,终究是顶尖人家。在场的宾客心明眼亮之人颇多,绝不会因为元chūn父亲丢官就真正小瞧她。
至于尹鸿尹泽兄弟俩……此刻也在一间小屋里说着体己话。
尹鸿先向弟弟道贺……因为这个傻弟弟此刻简直容光焕发,嘴巴压根合不拢。上一次弟弟高兴成这个样子,似乎是十好几年前了。
他要跟弟弟嘱咐的话,似乎也不能让弟弟冷静一下,不过他还是选择趁热打铁,“你岳父赋闲在家,咱们都省了番心事。”顿了顿,又道,“除了太子,几位皇子都要来。二皇子六皇子都说要多吃几杯。”
外祖父沈老太爷去世不足一月,太子悲伤难抑,不出席堂弟婚事也勉qiáng说得过去。太子一直跟尹鸿尹泽兄弟不大合得来也是真的。
尹泽再喜庆,神智还在,他大手狠狠拍了拍哥哥的肩膀,“多谢大哥!”不看在大哥的面子上,二皇子和六皇子能是这番亲近随和的态度?
尹鸿顿感双肩火辣辣,他连忙道,“行了。你哥哥我老胳膊老腿,经不起你这几拍。”
尹泽但笑不语,心里道:这劲头太大了,我哥都受不住,看来待元chūn必须得轻柔再轻柔……却说林海和贾敏一家刚从宫中出来,先回家换了衣服,便匆匆往荣府赶,生怕误了吉时,还好在元chūn出阁之前赶到了。
林海不日即将远赴西北,调任陕西布政使,在离京前圣上总是要再召见几回,贾敏作为二品诰命也带了黛玉和珝哥儿进宫拜见贵妃。
进宫面君自然是要按照圣上的日程来,没道理日理万机的一国之君还要考虑臣子的应酬安排。实际上,圣上最近一直在琢磨如何处置孙家,今日又要见不少臣子,还真是把侄子娶媳妇这事儿给忘了。
他忘了没关系,贵妃记得就成。也幸亏是贵妃提醒,圣上才大手一挥,把林海一家子及时放出宫门。
话说一家人到了荣府,先去拜见过贾母,林海便去了男宾所在之处,而贾敏则把儿女jiāo给珠哥儿,自己带着丫头去寻她两个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