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二哥说得便是连襟贾政,“贾雨村遭申饬,林御史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薛家太太嘀咕道:“这……太不讲qíng面了。”
薛桓叹道:“你啊。他不管贾雨村,必是贾雨村做了什么让林御史十分不快的事qíng。我瞧着林御史管着盐政,却跟太子不远不近。”
太子纵然不大痛快,却也不能对林海如何。贾赦与贾政那可是早早就投靠了太子……“可怜林御史的心思都明摆着了,二哥却还一厢qíng愿地觉得大家都是亲戚,该帮的都得伸把手。”薛桓下了个“重锤”,“不是我小瞧他,二哥若不靠着太子,官儿都做不成。林御史却是……前途无量。”
薛家太太终于回过味儿来,“那咱们家呢?!老爷想跟谁更好些?!那毕竟是我姐夫,天生的亲近。宝钗进宫,也能跟元chūn作伴……”
qíng急之下有点语无伦次,她一直以为亲戚们都是心向太子的!哪里想得到丈夫薛桓其实都没想过把jīng心养育的女儿送到太子身边。
甚至元chūn自己都想躲着皇子走,安心在德妃身边混个品级,将来得了贵人青眼,出宫嫁个宗室都比宫苑深深整日担惊受怕qiáng。
薛桓揉了揉眉心,“我得先谋个正经官身才成。不然咱们宝钗只能从宫女做起。想要个过得去的品级,就不要四处得罪人!方解元将来一个二甲进士跑不掉,惹了他到时候一封折子就足够咱们前功尽弃。蟠儿你要好生约束住,不成就给他早些议亲,早早生了孙子抱到跟前教养。”
此言一出,薛家太太又落了泪:老爷这是对蟠儿彻底失望了。于是她又问道:“不如就选了英莲吧……”
薛桓眼前一黑:知道自己妻子此时心中大乱,说话欠思量。只是为儿子向甄家说亲,这是怕得罪甄家不够不成?
一夜过去,薛桓病得比儿子薛蟠更重:他纯是心病。
得了消息,宝钗早早过来探望父亲。
薛桓始终都很清醒,见到女儿,心中稍微宽慰了些,“我儿,后宅里你母亲那里多费些心思吧。”
今早,母亲回忆起昨晚说了什么,脸色苍白无比。
思及此处,宝钗这一年里跟着黛玉他们往来,越发懂事,“父亲放心,女儿省得。”想了想又轻声道,“父亲不如多在家中歇歇。”
女儿明显意有所指,薛桓定了定神,勉qiáng笑道,“依你。”
☆、第九回
薛家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银子。
薛桓之所以多番谋划,说到底除了有让自家更进一步的心思之外,更多的还是想着保住自家的富贵:靠着姻亲发达,总归是无根浮萍。
无奈儿子并不成器,好在女儿是难得的聪慧。
薛桓借着养病的机会,把家里几个管事挨个儿询问了一回,终于明白女儿的意思:妻子暗中给妻舅王子腾送了数万的银子!却不是为了自家跑官。
打击来得猛了点,薛桓反倒气不起来,只叫来妻子说话,“帮衬妻舅,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薛家太太资助哥哥用的多是自己的私房钱,只挪用了“一点”公中的银两,也正是这“一点”银两,让长于计算的宝钗查到了端倪。
若是一点银子倒也罢了,可舅舅王子腾却是多年来一直断断续续的开口,母亲也一直有求必应。
宝钗却有些厌恶舅舅的贪得无厌,便找机会告诉了父亲,一切jiāo由父亲定夺。
薛家太太却是觉得女人想在夫家立得稳,娘家可是关键。这些年哥哥王子腾升官极快,有他护着蟠儿纵然胆子大些,偶尔胡闹也总是不碍事的。
她把心思一说,薛桓再次沉默。
薛家太太想了想,横竖已经说了,不如说个痛快,“将来宝钗入宫,尤其是东宫,还得落在哥哥身上。”
薛桓耳朵里嗡嗡响,他却还是长叹一声,“咱们是皇商,要忠于圣上,之后才是太子。”
话已至此,妻子再听不懂也就罢了。
他们是商家,从来没有只在一处下注的道理。如今局势并不明朗,还不如待价而沽……省得将来一败涂地,血本无归。
他又不是林海,坐在巡盐御史的位子上,不知多少人都紧盯着他的一言一行。
不过王子腾也就是稍微贪财一些,好歹答应了便会管教自家蟠儿。总比宁荣两府的哥儿们qiáng,见面只想着聚在一处吃酒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