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齐家记_作者:Fahrenheit(57)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林海和周励商量过后,静等孙家应对之法:话说一个风光了几十年的大家族,不会轻易认输。

  半月后,浙江巡抚姜大人先把林海请到了自己的书房。

  林海在姜大人示意之下打开案上的信封匆匆浏览过,不紧不慢道,“这是孙家的后手?”

  姜大人道:“只怕是专为你留着的。”

  公账上有笔亏空。数目不大不小,属于可掩盖也可上报的那类。再往下追查下去,原来是笔总数七十万两的亏空,但最近……也就是开chūn忽然补上了大半。

  再往下看,用于补足亏空的银钱一份来自扬州盐政,另一部分出自扬州关的商税和船税。

  林海不由莞尔,“果然有点意思。”

  林海之后的巡盐御史也是圣上钦点,林海的同窗,但二人其实只是点头之jiāo,至于扬州关主事qíng况类似。

  姜大人拈着长须,笑得高深莫测。

  林海合上这封密信,平和道,“我只听说最近太子那儿发了笔意外之财。”

  姜大人捋胡须的手指登时一顿,旋即大笑,“我就知道。”

  林海笑而不语,心说你等着我开口向你求援,你好为自己的次子向我提亲吗?

  上下级二人对坐吃了半盏茶,林海才再次开口,“为了这一回,废掉养了这么多年的心腹,不值得啊。”

  扬州盐政那边倒未必是孙家的安排,他做了多年的巡盐御史,总也得罪了一二能人。扬州关那边应是孙家的老人无误。

  明知江南有数不清的局势复杂,林海在到任之处便万分小心,除了“和光同尘”的那一二孝敬,除此以外真是一个字儿都没捞。

  甚至小心到了推荐薛桓他都是白帮忙……就怕到时候他们出手,自己说不清。

  姜巡抚颔首道:“谁说不是。”

  都是他家的二小子拽着他娘和他妹妹一起上阵,吵得他不得不挑今天考验了林海一回。

  能坐稳浙江巡抚,姜大人也不是寻常人。只可惜他这一番试探,倒是试出了一只滑不留手的大狐狸。

  不过这样的亲家,最让人放心!思及此处,姜巡抚本就热切的结亲之心更火热了几分。

  看来以后不用再回避,该正经的往来走动几回了:光靠小辈们亲近往来,也显得无甚诚意。

  却说林海傍晚归家,面色如常。

  等只剩夫妻两个时候,林海才道,“居然打算吓我一下,就白赚到我的掌上明珠!”

  贾敏听丈夫大略地解释了几句,便猜着了今日之事,“这不是考校吗?”说着,双手一摊,“你可以以同样的法子考校他家二公子不是?”

  林海想了想,又道,“我为难小辈?也忒没出息了。”

  贾敏抱着引枕就歪回去了,“那不就结了。或者等老爷你品级高过他的时候再回敬?”

  “到那时候我能有这闲心?”就算姜巡抚官位不变品级不变,林海要超过他,至少也是总督,各部尚书,甚至入阁做阁老……贾敏抬手拍了拍丈夫的后背,“这都是小事。”

  林海闻言果然正色道:“不错。知道这笔亏空的去向不难,难的是……还得追回来,至少得追回来一半,不然今年夏税都有岔头。”

  ☆、第22章

  话说太子爱~美~色,却从无bī迫之举;太子不爱财,将来富有四海的储君,为人跟贪婪毫不沾边……他只有银钱不够花的时候,才会张口找两个舅舅要“孝敬”。

  想下属一直忠心,更想时不时地有贤才投奔,法子无非两样:要么给帽子,要么给银子。

  母族孙家于太子而言,就是用银子来找他换帽子的人家。当然,太子身边亦少不了领着赏银替他分忧的能人。

  而孙家自从老太爷致仕,族人的官职和功名多有赖太子看顾和保全,因此这孝敬孙家掏得还算甘愿。

  去年私兵事发,圣上抬手就削了孙家一条财路,于是给太子的孝敬也比以往少了许多。又因为私兵一事,连累了太子……太子真是什么好处还没落着,先沾了一身腥,能对孙家有好声气儿才怪。

  这不今年刚开chūn,孙家便先送来了十万两,又有孙家正担着兵部侍郎的大老爷两次三番讨饶劝说,太子好歹算是开了脸。

  不过对于孙家的胆大妄为,太子面上不显,心里真是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