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元chūn便定定地瞧着宝钗,并不继续开口。
表姐显然意犹未尽,宝钗听到这里已然浑身不自在。
把宝钗这番略有不安的模样看在眼里,元chūn心道:响鼓不用重锤。若是说到这个地步这个妹妹还不曾醒悟……那她在六皇子的王府里也只能悄无声息地过一辈子了。
反正她已经尽心尽力,将来母亲和姨母再提起来,她也问心无悔。
元chūn起身,拉着宝钗道,“我过些日子就要出宫待嫁去了,”宝钗亦是,“以后咱们姐妹……见面不易,你尽可找我说话。”
说完便道别从容离去。
宝钗望着表姐渐渐远去的身影,自己怀着满腹心事,跟着熟识的小宫女回到自己的屋子。
却说元chūn这回正是当头棒喝,至少把宝钗敲醒了大半。
想起自己生怕身边的姐妹小瞧她,她总是暗自用功,入宫后她的做派也务求跟那些跟自己一并待选的姑娘们相仿……现在回想起来,只怕在人家眼里自己分外好笑……她是要去给皇子做侧室的,表姐刚刚那番话还算委婉,但此时……宝钗不由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没有家世她嫁到王府去就得专心讨好六皇子,同时还得小心不可僭越得意,惹了王妃……也没有下场可言!
就看她入宫的前前后后,宝钗总算知道舅舅和姨夫看着高深,实则……根本指望不上!
在这一点上,元chūn和宝钗这对表姐妹绝对是难得的默契由心了一回。
数日后,宝钗便跟着一众女孩子出宫。
京中薛家的宅子如今只得母女两个作伴,宝钗出嫁,不仅父母给她备下的丰厚嫁妆用不上,她的父亲也不得参加——给皇子做妾,她父亲没有因为女儿婚事儿擅离职守的道理,若是给皇子做正妻还差不多。
宝钗总之没能再见父亲一面,便在个吉日乘着一顶小轿入了王府。而送女离家的薛姨妈真是喜忧难明:做人侧室实在身不由己。
作陪的王子腾之妻也有点不是滋味:自家已然跟太子妃打过招呼,太子妃却压根没放在心上。宝钗丫头这才yīn差阳错地入了六皇子的王府。
而王夫人究竟不忍见妹妹双眼含泪,招呼人把她扶进了内室:因为宝钗一事,姐妹俩也生了隔阂,她又向来嘴拙,此时也不知如何开口才好。
薛姨妈哭了半晌,终究觉得舒坦了一些:凭宝钗的才智,进了王府未必不能出头……老爷和儿子还在南方等她回去呢。
换了番心qíng的薛姨妈看见娘家嫂子和亲姐姐,也不想再跟她们寒暄,更没心思留饭。
王子腾之妻与王夫人见状,也不纠缠——原本王子腾之妻还想跟小姑子再找补一下,不是她们不管宝钗,而是太子妃不按理出牌……至于王夫人在妹妹这儿受了冷遇,多少有些不快,却只得忍住,先安抚一下娘家嫂子:谁让亲哥哥位高权重呢。
不说宝钗丫头,女儿元chūn总归……是借了娘家哥哥的势,她是必须得奉承一二。虽然她也不大喜欢娘家嫂子动辄趾高气昂的模样。
却说六皇子尹灏这边,王妃特地摆了酒,招待一下丈夫的几个兄弟,与她jiāo好的妯娌也来了几个——人家不只为六皇子道喜,更想跟六皇子妃说说话。
六皇子妃心里也会酸一下,但想想婆婆和丈夫这么多年颇多包容,婆婆挑个侧室还专门选个出身不显的。就算为了婆婆贤妃,也得做足了面子。
六皇子尹灏向来寡言,生母送来了个容色娇艳的侧室,也不见他有半点得色。
父皇重子嗣,无奈他兄弟成婚的这几个,要么没嫡子,要么嫡子……比如他的长子生下来便病病歪歪的,比他二哥都更让人揪心。
王妃生了儿子,心思便多在儿子身上,加上她自己也一直调养不好,六皇子尹灏本来的“打算”也只能生生咽回去,而母亲送来的这个侧室又不顶事,想起即将再娶世家女,席上笑得chūn风满面的五哥,他就更没好气儿了。
京里初夏的夜晚,还微有点凉意,走在路上被清风一chuī,六皇子那身酒气也散去了大半。
让府里的嬷嬷引入房中,见到新侧室的模样,他也忍不住神qíng柔和了几分。
宝钗仰着一张笑脸,直到自己脸都快笑僵了才终于等来王爷嘴角的微微一挑,她顿时松了口气。
而五皇子回到府里,连衣裳都没换便直奔侧妃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