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直接看乐了,“冷不冷?”问完才把视线挪向媳妇身边那个挺眼熟的小伙子。说是小伙子,那是因为人家看着至多三十出头。
不用林海问起,王禅便开口介绍,“这是我堂兄,族里排行十一。”
这小伙子也不以舅兄自居,而是主动行礼,“见过林大人。”
林海回礼道:“都是一家人何须如此客气?”
王禅抿嘴笑道:“我就说老爷好说话。”
她堂兄王祉gān笑了一下。
回到书房,林海与来客聊了聊,知道这小伙子刚满三十,三年前中了进士,堪称王家的千里驹,如今被点了扬州知府,明年开chūn离京赴任。
老婆娘家接连退休了两位三品以上的高官,不仅给岳父腾了地方,更是泽被小辈……圣上让他岳父得偿所愿,还因为王家作为贤妃娘家十分识趣,又在王家的年轻一辈之中特地提拔了几个。
今天前来拜访的王祉便是其中之一了。
这位叫舅兄或者小舅子都可以的小伙子十分坦诚,“今儿是厚颜来求援的。明年到扬州还有赖……妹夫拉一把,”说到“妹夫”二字他还面皮微红,“只求推荐个幕僚就好。”
林海算是发现了:王家人似乎面皮都挺薄啊。
当然这肯定是表面现象,能在京城立足的世家心狠手辣,厚颜无耻总是要占一样的。
不过说起到扬州之后“拉一把”……林海恍然:如果只是希望他提醒一些扬州官商qíng况,无需用上“拉一把”这种摆明了欠下份大人qíng的说法。
估计这便宜小舅子身负重任,前往南方做官之余还得尽心尽力地查找昔日给废太子、皇子们乃至太后下毒的线索——贤妃想起的几个可疑人物,至少有一半老家都在江浙一带。
这些人固然已遭灭口,但从他们的家人麟驹入手,没准儿还能有所收获。
话说贤妃作为一个母亲,儿子被人下毒,还是极为歹毒的~毒~药,她若是无动于衷,毫无行动才是咄咄怪事!
贤妃也的确没能坐住,把一切都jiāo给圣上处置,而是她接连召见了自己的嫂子们——还都不瞒着圣上。
娘家兴盛,封妃多年,儿子也已成年,贤妃确实有这个底气把自己的“爪子”亮出来,同时她很清楚:圣上不喜欢柔弱的菟丝花。
这一点纵然是资历最浅的元chūn都看得明明白白:元chūn可都没有扮一扮白莲花的心思。圣上又有什么手段没见识过?何必假惺惺装模作样,反而弄巧成拙呢。
就在林海跟便宜小舅子说话的同时,元chūn正劝着圣上,“贤妃姐姐这几天召了好几次娘家人,您看淑妃德妃姐姐那边是不是也提上一二句?”
元chūn虽无实权,但作为四妃之首的贵妃,内宫的出入记录自然看得到。
三妃儿子都不比元chūn小,因此元chūn称呼三妃一概都是姐姐:没娘家没资历没儿子,元chūn自觉姿态应该摆得低一点。
贵妃在提醒他一碗水端平,圣上闻言便颔首道,“爱妃说得是。”
虽然圣上不知道当日二哥跟小九具体说了什么,但看小九的之后反应不难猜个正着。
诸妃之中娘家最兴盛的当属淑妃,不过淑妃父兄多为武将,且是圣上登基后逐渐提拔而来。若是此番淑妃直接出手查探,容易打糙惊蛇,更容易让群臣误解。
而贤妃娘家就是很恰当的选择,何况王家素来谨慎内敛,圣上全不担心王家会给他拖后腿。
思及此处,圣上也展颜一笑:二哥的病果然好了。此番挑个帮手都如此有分寸,而不是直接摆明车马不死不休。
毒害他二哥以及他一众儿女的应是一伙人。帮人就是帮己,圣上很乐意给二哥行个方便。
元chūn对当年的秘闻也有所了解,她正是用舅舅王子腾收集的证据告发肃端王,才得来上进的机会。
户部拨给西北大营修整营房的银子,被肃端王勾结户部几位官员挪用,西北大营这边管粮饷的官员一直没收到银子,却不曾上报朝廷……若说肃端王没有给西北大营之中的几位将官毫无关系,这怎么说得通?
王子腾jiāo给元chūn的便是几位将官收受贿赂的证据,尤其是做主瞒报的那位官员,他家里有位长辈曾是昔日太上皇的近臣……在禁军中供职的近臣。
这里面的关系压根不算复杂,圣上得信儿一查……发觉元chūn所言非虚。不过有意思的是,圣上厚赏了元chūn,却不很不欣赏王子腾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