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林海_作者:Fahrenheit(167)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义忠王在二人见面之前已经决心把林海引为心腹:林海学识本事自不必说,xing格沉稳坚定,与人往来也多是不远不近。既不是什么孤臣,也不是左右逢源“jiāo际花”,尤其是他自始至终都是“自家人”。

  而且林海甚是洁身自好,为官至今身上几无把柄,跟他又是姻亲——虽然是绕得挺远的那种姻亲。

  义忠王越想越觉得满意,qíng不自禁对林海露了个热切的笑容。

  林海在心里默默地“呵呵”了一下:要不是知道义忠王曾经是个jīng神病,纵然现在偶有一二“画风清奇”之举,林海对此也有心理准备,否则凭着怎么看怎么暧昧的嫣然一笑,非得吓出他一身冷汗来。

  林海的一脸淡定显然取悦了义忠王,他扭头看向身侧当值的内侍,“把东西递过来。”

  内侍立即弓着身子从义忠王身后的书案上取了两封信,双手奉至义忠王跟前。

  义忠王接过,扫了一眼后把上面的那封递给林海,“看完咱们再说话。”

  林海又不近视,信还在义忠王手里的时候,他视线掠过……这笔迹略眼熟啊!等信笺到手,他匆匆浏览毕,忍不住道,“王爷恕我小人之心一回,老甄给我写信时都不用这么好的雪làng笺。”

  林海这么“委屈”可是有道理的:甄应嘉这封信的收信人是义忠王的长史,信中言辞的客气程度再次刷新了一下林海对甄应嘉的看法。

  那就是原著里甄家被抄……绝对不冤枉。

  愿为门下走狗这种话当着义忠王说一说,也就罢了,对着义忠王的长史居然都行——合着是书信往来,没有面对面的尴尬是吧?

  义忠王一句话打断了林海的思绪,“ròu麻不?”

  林海无奈道:“ròu麻不ròu麻还不好说,但这封信,”他叹息一声,“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老甄。”

  义忠王又乐了:林海时不时地冒出点新词儿,琢磨一下总是挺有意趣。

  他喝茶润了润喉咙方道:“甄应嘉一个金陵人,兴冲冲地一头扎进西北去……纵然穆家的诱惑连我都忍不住动心,却是不能不赞甄应嘉一声好胆气!”

  林海适时cha口道:“对啊。无知者无畏。”尽管八卦破事儿缠身,但必须得承认,王朔是真有才。

  义忠王抚掌大笑,“妙极!”他似是感慨,又似是抱怨,“不过是得了点子口头允诺,”他往东北方一指,“当真是拿着jī毛当令箭了。”

  原来如此。林海暗中再次叹息一声。

  要是没有贵人允诺,甄应嘉也不会傻到一头扎进“对头”的大本营。

  说“西北帮”是“江南帮”的对头也不太恰当,但把双方关系形容成冷淡,都绝对是客气。

  义忠王继续道:“当年西北东北的几位长辈与我也曾十分亲近。纵然是我最志得意满的时候,也不敢信……这几位真是我这边儿的。”

  林海接话道:“更何况甄应嘉都未必是从这几位老王爷这儿得着的‘准话’吧。”说到这里,他还是要替甄应嘉说两句好话,“他在金陵待了好些年,急于立功也可以理解。”

  “你倒是好心。”义忠王一点嘲讽的意思都没有。

  “难不成还跟您一起说他坏话?”有义忠王真诚在前,林海也不忌讳,“您随他去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曾经的跟班要爬墙,都是没法儿阻拦的。当然,您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你这俏皮话还一套一套的。”

  “不瞒您说,原先我想着老乡们人各有志,也就跟老甄还说得来。到京城我没站稳脚跟那会儿,都想着帮他问问前程,万没想到……当时我就明白女子遭遇负心汉是什么心qíng了。”

  林海眉头微皱说得一本正经,义忠王双眼眯着笑得前仰后合。

  林海见状不由腹诽道:你这笑点也忒低了吧。

  其实义忠王的意思,林海听得再清楚没有:甄应嘉“犯规”了,义忠王要杀jī儆猴。

  改换门庭,也是挺司空见惯的事儿。但像甄应嘉这样,已经“跟别人跑了”,过上新日子没多久又发觉不对,新遇到的敌人自己抗不了,就厚着脸皮回来找旧主求救——这行为真挺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