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林海_作者:Fahrenheit(194)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但贾珍……就没这么天真了。

  宁府的防卫水平,贾珍心里有数得很。他这次果断报信儿,请贵妃向圣上告密,就是免去以后因为知qíng不报而惹来麻烦。

  不过圣上如此风轻云淡确是在贾珍预料之外,当然也在皇子们的预料之外。

  数日后,五皇子与兄弟们仔细商量过措辞,再向父皇禀报时,得到他爹一句明白无误的“太上皇偏爱~阿~芙~蓉,太妃不过投其所好”的回应……五皇子惊得一时不知该说啥好。

  自打太~祖~爷立国,本朝几位皇帝都是自律之辈,这么多年也只出了太上皇这么个例外。

  从父皇宫中出来,回到家里五皇子又把兄弟们叫了过来,再次开起小会——太上皇还押着他们的封爵开府离宫一事,除了出继出去的老四,兄弟们依旧比邻而居。

  得知祖父“就好这一口”,几位皇子的表qíng各个都是一言难尽。欣赏过兄弟们的反应,五皇子叹气道,“你们说皇祖父他老人家图个啥啊……”

  太后当年的死因,现在想想也是越来越扑朔迷离。而且令太妃与肃端王的“jiāoqíng”,其中能做文章的地方也好多!哪个皇子要是能在这些事qíng上面帮上圣上,将来……必定能大加分。

  这就是皇子们不会宣之于口的小心思了。

  散会后,皇子们各回各家,召集幕僚商议后便各自安排人手,以自己的方式去探查,总之就是“各自为政”。

  比起立功心切的兄弟们,四皇子就淡定多了。然而他越不热切,那功劳却似乎认准了他,直接往他脸上糊。

  天降喜讯……这就是义忠王世子看完手中书信的心qíng。

  这封信是王子腾亲笔,内容则是扬州某位盐商这些年的买入和卖出不大对得上。

  这位盐商资历也不大久——他在林大人巡盐御史的任内才成为盐商的,之前这位是个粮商,还不是远近闻名的那种大粮商。

  义忠王看完信就笑了,对着手边坐着的幕僚道,“这是记恨林大人呢。”

  林海与王子腾,哪个跟王府跟亲近,这还用问?

  于是那幕僚也笑着回话,“贾雨村借着林大人名头卖官,林大人正该给个教训。”

  扬州盐政曾经是义忠王的钱袋子,后来圣上登基,盐政上也没有大刀阔斧地削人。圣上补上了若gān自己人,同时还保留了二哥的几位心腹。

  因此近些年盐政上的事qíng,义忠王世子都无需特地找林海询问。

  幕僚一封信送出去,第二天便得到了回信儿:那盐商正是用肃端王的关系得到的盐引。

  这里就是王子腾恶心林海的地方:甭管你林海是圣上的人还是义忠王的人,不请示不汇报,就把盐引给了肃端王的门人?这事儿办得合适?

  至于王子腾为何知道此事,当然是贾雨村的功劳……贾雨村在江南那几年可是相当“勤勉”的,再加上贾雨村他“主子”王子腾就是土生土长的金陵人。

  而且王子腾和贾雨村在打探消息上,都很能放得下架子,也舍得砸银子。

  理清思路的义忠王世子挺无奈,“王子腾果然耳聪目明。”

  身边幕僚便道:“那可是金陵护官符上的人物。江南的地方官员和盐商兴许一辈子都不能在京城待上多久,却不能不跟王家打jiāo道。”

  世子深以为然,顿了顿又道,“真是……又得烦劳林大人来咱们府上坐一坐了。”

  于是林海这一日紧赶慢赶好不容易完成当日工作,顶着天边的落日余晖走出户部衙门,心qíng正慡地上马车,就见街角忽然出现的数人十分面熟:这不是义忠王世子的心腹幕僚吗?他又带着王府侍卫出现了……林海第一个反应就是在心里问小金,“义忠王妃又哪里不好了?”

  小金也挺意外,“没有啊。王妃好着呢。”

  林海这片刻的迟疑,落在那幕僚的眼里,便是“林大人在考虑老婆孩子”……这幕僚赶忙上前,行礼后第一句话就是,“王妃已经打发人去贵府上请太太和大姑娘。”

  林海点了点头,也不分辩,“没准儿她们娘俩比我到得还早。”

  上了马车,那幕僚还特地jiāo代了一句,“王妃和世子妃都无碍,林大人无须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