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儿gān劲十足,预定工作悉数完成时刚刚申除三刻,也就是下午四点都不到。
他瞥了眼座钟,觉得这个时候下班比较拉仇恨,于是在小金的帮助下,耐下心再次梳理了下今日做出的所有批复。
检查过后觉得实在没啥问题,他跑去跟上司郭拯为自己早退打了声招呼,收拾妥当踏出户部衙门时刚好四点半。
这里得说明一下,户部作为最为忙碌的衙门之一,一般官员离开衙门的时间都在酉时,也就是下午五六点。
话说今上比较勤政,太上皇在位时三日一朝,而今上则改为每日一朝。
好在他还算体恤,上朝的时间也一并改成了清晨六点,这就意味着即使林海这样住得离宫城很近官员,在四点多也得起chuáng,五点的时候一定已经出门了。
想想点卯这个词儿是咋来的?卯时指的可是早晨五到七点……总之,官员们每日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都是常态。
但论起工作qiáng度,绝对比现代低!穿越前高级打工仔,穿越后高级官员的林海深有体会且最有发言权。
至少穿越之后,他完全没有因为疲惫而脑袋彻底放空,什么都不想想,什么都不想做的qíng况。
户部的差事林海很能应付得来,甚至是游刃有余。
不过以前他没必要太出挑,非得展示一下他本人以及有小金加持之下的惊人工作效率,现在为了早点回家看老婆看闺女就不那么藏拙而已。
为此小金还“夸”他:蛮拼的。同时不忘提醒,“圣上若是觉得您有意隐瞒自己的办事能力呢?”
林海不以为然,“圣上挺开明的。我以前也是完成分内工作啊,只不过完成之后不赶着回家而已。”
反正林海一点都不犹豫地回家,然而他前脚刚走,圣上派来传令的大太监后脚到……户部左侍郎不在,户部尚书还在呢。于是这次郭拯就是单独面君。
在乾清宫里,圣上问起来,郭拯还为林海说话,“四十多的人了,再得一女,定是喜欢得紧。”
圣上也是四十多的人了,好不容易元chūn怀了一胎,他还不是在意得紧?
听了郭拯这话,圣上也笑了,“人之常qíng,朕亦是如此。只是听说表妹生产时颇有不顺,幸好有惊无险。”
郭拯是德妃的表哥。德妃没有同母兄弟,因此与郭拯等表兄弟很是亲近。昔日圣上登基前后,郭家也出了大力,不然圣上焉能钦点此人为户部尚书。
深得信任的郭拯自然能跟圣上聊聊家常,“林太太吉人天相。”
圣上笑着摆了摆手,“怡安王府都上了心,焉能有什么差池。”就此话题他不想再深谈,转而问起了秋粮入库事宜。
郭拯从袖中摸出折子,郑重递给圣上。
圣上边看折子边听郭拯细细分说——折子的总览部分是郭拯的笔迹,但后面那些详实且一望便能理解的数据则是由林海编写的。
林海的折子素来极有章法,这一点跟他那张脸一样出名。他又是圣上和义忠王同时看在眼里的人,郭拯才不会傻到昧了林海的功劳。
忙完本职工作才回家,哪怕人家回得稍微早了一点,也无可挑剔啊。最关键的是,圣上一看就压根不想挑剔。
莫说心有七窍的户部尚书,就连跑到户部衙门没见着林海的那位大太监都把圣上的态度摸了个差不离。
第二日早朝的时候,这位太监正好遇见林海,还顺便卖了个好。
昨儿下午圣上心血来cháo忽然召见,派人到户部去寻,结果扑了个空……昨儿晚上林海见到特地来报信儿的郭拯门人,他就知道了。
不过知道归知道,他也不怎么担心。又有这位大太监提点……看这位公公那满脸笑意,林海就明白自己一准儿没事儿。
刚刚他还跟圣上来了个不经意的对视,圣上对他还微微挑了下嘴角——可见确实一如他所料。
虽然小金不曾出力,但用了林家秘传药方的圣上因为元chūn这一胎,以及四皇子妃有孕而对林海平添些许宽容。
小金都挺感慨的,“惠而不费。这圣心来得真容易。”
“好,再记你一功。”毕竟人心都是ròu长的。对于圣上和义忠王这样大人物,只要用对方法,再加些许真心,一样能获得几分真qíng意的回馈。
站在郭拯身后,林海始终面带微笑,实则又在跟小金闲扯。即使林海品级不低,在早朝时他的地位也是稳稳的“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