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通过抱琴父母传递消息进宫……已经一回生二回熟了。
得到消息的元chūn果然把邢夫人和王夫人一起召进宫中……出宫时王夫人面色如常,而邢夫人则臊得红了脸。
数日后,迎chūn果然被元chūn指给了那家的庶子。
贾赦只在他屋里嘀咕了几句,邢夫人则在心里暗骂元chūn多管闲事……凤姐儿欣赏过公公婆婆的神qíng,笑而不语:都是去冲喜,但嫁给老爷和嫁给庶出少爷的聘礼差得就太多了。
凤姐儿如今要和李纨一起管家看账,迎chūn多得还是少得横竖不过她手,她当然不会惋惜。
扭头她就去找李纨商量如何招待姑父林海和表妹黛玉——王禅还差几天做足月子,这次不会过来。
就在林海准备去荣国府做客的前一天晚上,他收到了义忠王的来信:开篇就是问他,见过国师了?国师确实是高人,他说的话你最好当真,至少也得一半当真。
这话是在说……义忠王知道他有个“好弟弟”呗。
林海随手就在信笺上回复道:不仅见过国师,还见过您的幼弟。您的侄子却并不认识他的小叔叔。
作者有话要说: 二合一。
周日要更一万字。
☆、第70章 第七十回
几乎是与此同时,身在乾清宫中的圣上也在看他二哥递送来的密折——说是密折也不尽然,家信似乎更恰当一点。
兄弟俩此时可谓抱团互暖,相当齐心齐力,书信往来时少不了抱怨,而且抱怨的篇幅一点不小。
义忠王回信的风格跟给林海的一模一样,满篇大白话,意思大概就是:皇弟你终于知道了?不然你以为当年我非要跟父皇闹起来是图什么?若是父皇仅仅想扶持小儿子到关外糙原上称王称霸,且吞掉前朝那个穆家的所有家底人手,我何必……直接把废掉太子之位的把柄递了过去?
这话说得……够明白也够沉重了。
二哥这段文字的比划都比前面的更粗更显力道……简直力透纸背。
圣上都能想见回信时二哥该是何等神qíng。
圣上因此辗转反侧,直到凌晨时分才迷迷糊糊地眯了一觉。
与圣上相似,元chūn这一夜也没睡好。她肚子已经挺大了,肚里的小宝贝时常不安生,她平时也难睡得沉睡得久,如今又有心事就只能合眼养神而已。
元chūn夜里多翻了几次身,今儿上夜的抱琴便已然起身,轻手轻脚地给贵妃备了热水。
不过抱琴再怎么轻手轻脚,也足够让元chūn睁眼问话,“你怎么也醒了?”
抱琴轻声道:“娘娘我今儿可是上夜。”睡不沉才是应该的啊。
元chūn翻了个身,面冲抱琴道,“那咱们说说话。”
抱琴知道因为二姑娘,娘娘又生了一回气,“我倒了水来。”说着,不仅预备了茶壶茶碗,还给元chūn拿了毛巾擦擦手和脸。
喝了水擦了脸的元chūn也更jīng神了一点,眼见着天边微明,她心说横竖不用睡了:有些话说出来心里也好受些。
元chūn如今的处境跟原著差别挺大:别看她依旧是个没啥太多权利的贵妃。
她有孕在身,不能说多得宠,却也颇得圣上看重。宫里与贤妃结盟,也很是收了些能传递消息的人手,在外明面上有王子腾与林海做臂助,想打探朝堂上以及娘家的消息,还有贾珍贾琏相助……总而言之,元chūn现在真的很“上进”,只说娘家事,她可不怕麻烦,敢说敢管。王夫人也不能像原著里那样,仗着娘家是元chūn唯一的仰仗而乱chuī“耳边风”。
元chūn当着心腹,也没什么避讳,“这是什么时候?荣府上下难不成是吃不上饭,只能卖儿卖女?竟连体面都不要了!”
元chūn话虽如此,却哪里只是恼火伯父伯母说下了这么一门亲事?而是愤怒于伯父与父亲一起投靠了太上皇!
jī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这道理元chūn懂,也能理解,但是亲身感受到娘家另投“明主”……反正就是如果成了,她这个当娘娘的就丢一边;如果不成,还有她给家里撑腰。
究竟她会因此遭遇什么,又作何感想,娘家那边大约不甚在意。
荣府如此考虑“周到”,可想而知元chūn会心qíng如何。林海也是吃准了这一点,才建议贾琏去找元chūn告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