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林海_作者:Fahrenheit(97)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父亲升官的消息传来,琏二嫂子倒还没什么。之后父亲成了外祖母跟前的“贵客”,琏二嫂子话里话难免外酸溜溜:许是她觉着一品大员的侄女还不如我这个三品官之女风光得意?

  二舅舅和二舅母其实一个惆怅,一个嫉妒,她并非一无所觉。

  毕竟是长辈,黛玉不好在父亲继母面前说舅舅舅母的是非,但可以用琏二嫂子“点个题”呀。

  黛玉已经隐隐感觉到父亲对外祖家越发不耐烦,但又怕伤了她的心才在言语上尽量委婉一些。她很想说爹爹你不用为难……于是她立即这么办了,“外祖母最疼女儿,表兄弟表姐妹们与女儿都很合得来,旁的……也挺照应女儿。”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贾母很疼她,表兄弟姐妹们也因为常在一处而有些jiāoqíng,旁人就是面子上的qíng分,彼此都是。

  女儿这样坦诚,林海也来了兴致,问道,“你珠大嫂子待你如何?”

  黛玉稍微撇了下嘴,“听说父亲您要进京,珠大嫂子对我就热络了一些。”顿了顿,她还是找补了一句,“人qíng冷暖,女儿还是省得的。”

  李纨出身耽美书斋,倒不至于像凤姐儿那般势利,而是为了儿子兰哥儿的前程,也不惜放下身段讨好黛玉。

  林海循循善诱道:“瞧出什么没有?”

  黛玉思量片刻,才小声道,“各怀心思,都在为自己谋划。”

  林海闻言欣慰不已:元chūn封妃,这是宁荣两府沉寂多年之后崛起的最好时机,然而这一大家子就没有一个人对整个家族有点靠谱的规划。给贾琏补缺,都是因为贾政险些丢官而bī出来的。

  回到父亲身边,黛玉就有些看不懂舅舅家了:在外祖母身边的时候她就觉得舅母嫂子们眼里似乎只有银子,学问官位这些真是全没听她们提起过一点半点。

  谁让黛玉在父母口中听到的全是“谁品行手段如何”,还有“谁谁是谁的人”,以及“那位大人又跟谁不睦”……耳濡目染之下她逐渐不大奇怪:为啥两个舅舅一个赋闲在家,一个好些年了还是五品。

  她光听父母说话,就把自家,继母娘家,以及舅舅家的同盟对头都弄了个门儿清,跟哪家姐妹可以多往来,跟哪家姑娘离远点……但感觉舅舅家的姐妹对她们家还没她知道得多。

  等姐妹们来家里做客的时候,她就说一说劝一劝吧:姐妹们相处了那么多日子,怎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黛玉回房之后,林海从今天收到的一大堆请柬里就挑出两张来,jiāo给他媳妇,“义忠王,琏哥儿他舅舅,这两家咱们必去,别的……”他指了指剩余的一大摞帖子,“咱们不去。”

  王禅笑道:“表哥身子大好,就爱热闹了。”

  病好的义忠王肯定要跟肃端王与忠顺王不死不休,纵然热衷jiāo际应酬,圣上也能包容:想要马儿跑,也得给马儿吃糙嘛。

  却说林海的回复到了贾政和王夫人眼前,贾政颇为满意,直接道,“寻个好日子,上门邀请先生来坐馆。”

  在他心里,宝玉不上进,都是因为老太太宠得厉害,不舍得宝玉读书吃苦。这次妹夫推荐了个严师,老太太总没话了吧?

  王夫人却比贾政多了个心眼,见贾政甩手东家一样发了话,就出门到赵姨娘屋里歇着去了,她才面无表qíng道,“打发人出门打听打听,这先生口碑怎么样。”

  执掌中馈的二太太发话,底下的人回复得极快:那位先生曾是姑老爷的同科,学问极好,也是远近有名的严师,唯独可惜……是个举人。

  王夫人听了就不大高兴:举人也好意思荐来?宝玉xing子是怪了些,但生带异象,才华更不同寻常……举人能教得了?!

  其实她心里不平的原因也极简单,昔日给黛玉开蒙的可是贾雨村,那是位正经的进士老爷。

  然而荣府自贾代善去世后,老爷们的请客门人师爷以及教课的先生,还没有一个举人。

  单说这一点,贾政比王夫人可实际多了。

  王夫人知道让老爷出头绝无可能,便想着跟贾母说上一回:道一道不平和委屈。

  可惜贾母根本不想搭理二儿媳妇:自从琏哥儿跑来说他见了舅舅,更把如何跟舅舅再联系起来也仔细说了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