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母荣华录_作者:Fahrenheit(109)

2017-09-30 Fahrenheit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元chūn却蓦地松了口气:宝钗和自己很像,元chūn并不想太子也取中她。

  服侍太子这么多年,元chūn怎么看不出太子绝不会做出宠妾灭妻之事?

  她自恃出身官宦之家,与其余几位太子侍妾不同,不邀宠更不争宠,只以温婉柔顺讨得太子欢心。而她所求的也不过是太子的宠爱以及提携家人,她也趁着太子心qíng极好之际试着提过几次要求,太子当时似笑非笑地多问了几句她家之事,便再没了下文。

  几年过来,元chūn也是悟了:没有孩子,终归不能让太子上心。如今太子妃生下嫡长子,她……也能有机会了吧。

  半个月后,元chūn查出有孕,而宝钗也让太子妃打发到表姐元chūn身边照顾,姐妹俩再聚首,彼此倒都有些五味杂陈。

  这对表姐妹之间的波涛暗涌,史令仪无需关心,她收到太子妃费氏的消息便和丈夫商量了一阵:知道忠顺王府与南安王府又要暂时偃旗息鼓,贾代善尽可从容布局,派人将二皇子迎回,并暗中帮太子添些威望:太子在军中的影响还是太弱,正好借着此番大战,为兵将请功乃是其一,还要参与定计,如何迫使忠义王投降并早早收回西北。

  只是行事时还得万分小心谨慎,免得圣上以为太子要向二皇子落井下石,以及趁机拉拢人心……无论是朝堂、军中还宫中的飓风亦或是微风,一时半会儿可都chuī不进荣国府的后宅,宝玉与黛玉这一对儿朝夕相处的表兄妹却逐渐有了无话不谈的苗头,宝玉更是把外面弄来的新书推荐给黛玉品读。

  话说,宝玉依旧不爱学那些正经的仕途经济,却颇有几分“歪才”,吟诗作对堪称才思敏捷,又常有妙语佳句,贾代善夫妇与贾政夫妇从坐馆的先生那儿知道这孩子的本色,教导过几回,发觉他依旧我行我素,也就gān脆由他去了——如今家里贾琏与贾珠学问和为人,以贾代善的眼光来看都颇为拿得出手,又前程可期,所以对宝玉这样的“异类”很是宽容。

  前世早有领教,史令仪对这个孙子更是睁一眼闭一眼,只是这一世“宝玉”这小名还是她起的:当时她抱着孙子随口一叫,怀中的宝玉咯咯直笑,全家也跟着“从善如流”了。

  因为这个小名顺嘴,由祖父贾代善给宝玉取的大名在家里反倒不常提起了。

  这天,黛玉又从宝玉手中淘换了几本新书,让跟着的丫头包好一并带回家去。

  回府,先看过两个弟弟,黛玉便回了书房,丫头们焚香煮茶,而黛玉坐着看书,不一会儿便看入了迷,连父母一起到来都没立即回过神来。

  贾敏十分好奇,趁其不备从女儿手中拿过了书本,随手一翻:西厢记啊。她见女儿小脸绯红,又翻了几页还打趣道:“这一版错字可真多。”说着,便将这本书jiāo到了丈夫手中。

  林海一瞧,跟妻子态度一致,“错字太多了,教坏了玉儿可怎么办!”

  父母一唱一和,害得黛玉越发羞赧。

  林海与贾敏夫妇可不是什么假道学,大方承认两人都看过此书,贾敏才又笑着问道:“这书从哪儿得的?宝玉那儿?”

  黛玉低着头,先点头再摇头,最后挣扎了一下,还是点头认了。

  贾敏笑容更深,“女儿长大了,就不肯跟爹娘说实话啦。”

  黛玉之所以“包庇”宝玉,实在是怕爹娘心血来cháo去舅舅家里“说理”:除了小舅舅,外祖父家里娘亲根本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黛玉只得去拉爹爹这个救兵,“爹!”一个称呼,愣是让她念出了百转千回,余韵悠长……林海任由女儿抱着他的胳膊央求,硬是不松口,“这会儿用得着爹爹了?”

  黛玉让爹娘联手夹攻,哪还有脾气,“女儿知道错了。”

  杂书在林海与贾敏眼里本来就是无需禁止的,毕竟堵不如疏,借此机会还不如好好引导女儿一番呢。于是林海一手女儿,一手媳妇,将西厢里qíng节与他见识过的私定终身甚至是私奔的青年男女的命运互相穿cha,互相对照着娓娓道来。

  林海好一通歪批,一家三口时不时笑作一团。

  林府一派和睦,而荣府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贾攸的婚事,有两个能gān的儿媳主事,史令仪自然安享清闲,只是今天注定不是平静的一天。

  宁府……珍哥儿和他媳妇一起回来了,珍哥儿脸上挂了彩,而珍哥儿媳妇那泪水压根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