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她也做了别人的妻子,儿媳,还即将成为母亲,再忆起自己在宫中那段日子就难免啼笑皆非了:太子与太子妃纯粹是不跟她这样天真又不懂事的小姑娘计较。表姐元chūn也多有爱护之举,拉着她少往太子跟前凑——太子的姬妾们面对太子和太子妃自然“老实温顺”,可对上她,人家可就手段繁多了。
宝钗正在窗前想得出神,她陪嫁过来的大丫头莺儿已经上前轻声禀报道:“奶奶,如夫人来了。”
宝钗闻言,连忙起身相迎。
姨娘也分很多种,混得差的连下人都能上来踩一脚;可也有威风的能让正室都退让几分。宝钗这位“亲婆婆”无疑属于后一种,而且在郡王府,姨娘可该称为“如夫人”。
这位如夫人正是宝钗之夫的生母。她父兄都有官职在身,虽然品轶不高,但家世也比宝钗qiáng些。
对这个儿媳妇她其实还挺满意:有王妃和世子妃在,儿子又是续娶,很难娶到高门大户的姑娘,能说来这个比较实惠,她还能压得住的媳妇儿,算是意外之喜了。
不过等媳妇嫁过来,如夫人冷眼瞧着她如何行事,没多久便发觉这是个规矩又乖巧的媳妇……实在是规矩乖巧得有些过了头!
压根就是不gān己事不张口,指望这个媳妇把她们二房挑起来……真是白日做梦。
如夫人这一路越是思量,就越是心中不平。等踏进宝钗的院门,见到迎了出来且行动已经稍有不便的儿媳妇,如夫人的些许怒气又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儿媳妇肚皮倒是争气。
却说,这一代西宁郡王并无开拓进取之才,但总算守成有余。虽然十分宠爱如夫人,但也听得进正妻的建言,对待儿女们也称得上公平。
有这样明白事理的一家之主在前,后宅虽有波澜却始终没什么大事儿:女人间的争风吃醋,王爷听了也就是一笑了之,只有涉及儿女乃至整个家族的荣rǔ兴衰,他才会放在心上。
如夫人早于王妃看透了这一点,因此她才能始终让王爷青眼有加,凭这份才智也足够她称霸后宅,并养出了一个出色的儿子。
她亲自到儿媳妇这儿来,除了探望一下,也有正经事儿要说。先问过儿媳妇身子,知道一切无碍,又传授了些自己的经验……之后戏~ròu~就来了。
薛蟠虽然已经平安回家,但坏名声算是彻底落下来了。而薛蟠在大牢里蹲着的时候,西宁王妃和世子妃也没少派人出门,去和苦主“商量”,最后让苦主多拿了不少银钱,而薛蟠在牢里也吃了不少苦头。
可薛蟠毕竟还有命在,而那家人却永远地失去了个儿子,不过宝钗却依旧觉得哥哥有些“冤枉”,也不独是她,连她的婆婆,这位脂粉堆儿里的英雄都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这会儿,这位如夫人便细细说起有些人家想要借此发难:毕竟她儿子靠着真本事和不要命,才能混到今时今日。王爷虽然也有心好好扶次子一把,但儿子从军之后……说句老实话,王爷现有的人脉不足以让次子青云直上。
而世子原先心里对这个庶出的弟弟也存着几分嫉妒之意,等弟弟真的从了军并摸到了荣府的门边儿,世子立即修正了自己的态度:还时常将外面的消息转告给庶母知道。
最后如夫人轻声道:“这样关键的时候,可不许出什么岔子。”
宝钗自打嫁进门来就一直在藏拙,如今哪里听不懂如夫人的弦外之音?
这会儿她的丈夫正跟着刺史林海……也不知道这位探花郎在捣鼓些什么,只是听娘家偷偷传话过来,荣府的这位乘龙快婿如今处境不是太妙。一直有御史在上本参他。
送走如夫人,宝钗满腹心事,便想趁着自己还能动弹,赶紧往宁府表姐那儿探一探口风——至于荣府,若是没有荣国公的侄女儿,自己的娘家婶子作陪,荣府的大门她可轻易进不去。
这会儿凤姐也快生了。
她怀孕这段日子也是夫妻感qíng最融洽的时候,于是宝钗见到的便是见所未见的表姐——凤姐滋润水灵得简直让人羡慕。
听了宝钗的来意,凤姐也没卖什么关子,只是告诉她公公贾敬对林姑父行事……有些看不惯。
不过大伯贾敷却不曾表态,而贾代化与贾代善二位更是稳如泰山。
宝钗脸色不太好看,却仍能镇定道:“这二位若是出了手,还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