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母荣华录_作者:Fahrenheit(18)

2017-09-30 Fahrenheit

  史骞点了点头,又道:“妹夫刚来信说,请我给外甥们挑个好先生。”

  既然妹夫特地托付,总不能再弄个秀才虚应故事。史骞对贾赦印象很是一般,倒是颇为看好妹妹的次子贾政,这个孩子并非才思敏捷之辈,却是胜在认真刻苦。

  天下多少人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脚踏实地之人往往有个不错的前程。

  王彦却在琢磨:京城居大不易,chūn闱不第的举子多在京城择一人家坐馆,三年后也方便再考。她便开口建议道:“这就要入冬了,明年便是大比之年,不如等殿试张榜之后再给外甥们仔细挑选先生?”

  现在匆忙间就算找到合意的人选,万一人家第二年中第做官去了,还不得再换个老师?

  夫妻俩想到一块儿去了,史骞便写了封回信向妹夫妹妹说明他们的打算,反正这段时日妹夫都得处置他的庶弟,闲暇时光估计也不少,不如让他们夫妻父子多相处一段吧。

  与此同时,荣国府外书房里,也有对儿堂兄弟正说着话。

  本来贾代善派了亲信去二弟三弟家里拿人,却只见着了帮着传了几回流言的三弟,而他那二弟……据说在外面宴请“贵人”吃酒。

  二弟他嫡母,荣府老太太死了才刚满一年!

  贾代化看堂弟神色不对,压下心里的幸灾乐祸,开口劝道:“这回不必担心起复了。”因为不孝而挨参,族里再不庇护,今后也没有起复的机会了。

  贾代善虽然恼火,却也还沉得住气。

  不一会儿,他那懦弱没主意的庶出三弟也进了书房,看着面无表qíng的大堂兄贾代化,还有眼光冷峻的嫡兄贾代善,心头猛跳,膝盖一软,就把他所知道的全都吐了个gān净。

  忠顺王府当然没有从荣府庶子家里纳个良妾的意思,但贾代善的二弟与王府中人有些往来倒也是真事儿。

  贾代善这个庶弟心比天高,总觉得当年老公爷贾源就很是偏心,这么多年过来,嫡兄贾代善不仅不照顾弟弟们的前程,反而有打压之意。他便赌了口气,立志也要做出番事业来。

  这些话,庶出的兄弟俩在分家后,相聚之时可没少说。

  贾代善听了,不置可否,只是追问三弟:二弟在何时何处认得那王府里的人……他三弟还没说出个所以然,就有心腹小厮上来禀告:忠顺王府来人送了封信来。

  这可真是说曹cao曹cao到。

  贾代善当下撕开信封,展开信笺一瞧……不由眉头微皱;再把信递到大堂兄手里,贾代化脸色也不那么自然了:原来这信上说,京城某酒楼某包厢,请二位将军见识下自家兄弟的口才和胆识。

  这也没什么可说的,就算是鸿门宴贾代化和贾代善他们兄弟俩也得走上一遭。

  约定的酒楼离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骑马一刻钟的功夫也就到了。

  兄弟俩刚迈进大门,满脸堆笑的掌柜显是早有准备,直接迎了上来,客套几句便把他俩请进了楼上雅间——隔壁就坐着贾代善的二弟和他宴请的那位王府幕僚,也就是刚才给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送信的那位仁兄。

  这酒楼的雅间设计得颇为“巧妙”,兄弟俩随意地坐在椅子上,隔壁的声响却清晰入耳:二弟的嗓音已然有些含糊,在语无伦次地抱怨了自己饱受嫡兄欺凌,嫡兄的岳父身为尚书令也从不肯照应他一二之后,又表起忠心道:实在是忍无可忍才转投王爷,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若有机会,更能取嫡兄而代之……贾代化听到这里,心中不由讥讽道:真是好志向!

  贾代善面色依旧平静,心中无喜无悲,只是有些感慨:这个弟弟算是完了。

  二弟,你可知道宁国公与荣国公如何与忠顺王结怨的?

  忠顺王堪称能征善战,在练兵上更是颇有心得,只是此人有个很要命的毛病:又独又贪,不仅仅是自己贪功,还爱把其他人的功劳硬抢过来,算到自己的下属头上。

  此举在当年便惹了众怒。

  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兄弟跟忠顺王带兵一起攻占北疆之时,为诸将记功时就起了龃龉。

  大家拼着xing命,不辞辛劳,跟着太祖爷征战四方,图个什么?不就是立了功劳好封妻荫子,甚至能裂土封疆吗?

  抢人功劳和断人前程又有何差别?

  怎么你忠顺王属下的将领就能虚记斩首数目,骗取功劳,我们这边的兄弟就只能谦让、退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