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话音刚落,林海便抚掌大笑:女儿堪称人中龙凤!旋即他又忍不住轻叹了一声:可惜偏偏是女儿身。
当晚,林海在夫妻相处时,更是不吝溢美之词把媳妇和女儿都大大地夸赞了一通。
顺便一提,林海与贾敏的两个儿子书读得好,人也懂事,可惜让亲娘百般教训必须恪守“君子讷于言敏于行”的规矩,当然比不得他们的姐姐这般出挑。
贾敏听了,不由嗔道:“老爷这是人逢喜事jīng神慡啊?”这当娘的,当然得比女儿更一针见血了。
到这里做刺史,若是圆满完成圣上jiāo予的任务,不仅能给林海积攒~政~绩,更能在圣上心里留了个好印象,不过机遇都是和风险并存,这里也同样是是非之地:单是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棘手之极。
因此林海也生了急流勇退之心,只盼着早日完成任务,也就能回京,暂且解脱了。
如今公事进展得颇为顺利,不怪林海心qíng不赖。与妻子数日不见,自有一番~恩~爱~温~存。
事后,夫妻俩很是满足,林海正好细细跟妻子说起他今后的打算。
就在林家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之际,京中西宁王府里的宝钗也收到了丈夫的家信。
她的丈夫信中问过家人安好之后,便是嘱咐宝钗主意身体,至于公事当然是半句都没提起。
可宝钗身怀六甲之际,与平素不同,有些喜欢胡思乱想。她丈夫的本意不过是:因为你说得不对,所以我gān脆不接话罢了。
但是宝钗偏偏想岔了,觉得这是丈夫对她有些不满的征兆。而对她不满的原因……莫非还是她娘家哥哥薛蟠前些日子惹出的祸事?
宝钗因此辗转反侧,直到腹中隐隐作痛,她……就更怕了。
凌晨时分,痛意依旧不减,她也只得请人去叫大夫了。作为一个从五品军官的妻子——宝钗的丈夫大她十余岁,那是绝对用不起太医的。
宝钗院子一阵折腾,自然瞒不过那位如夫人:儿子的元配和两个通房都没给儿子生下一男半女,因此这位如夫人万分在意宝钗……的肚子。
于是她听到宝钗这边的动静,急忙起身穿衣,匆匆跑到儿媳妇这儿主持起大局。至于西宁王妃和世子妃只想冷眼看看笑话,巴不得不必沾手呢。
大夫在天亮之时姗姗来迟,诊断了一番,只隐晦地提醒如夫人宝钗心事太重,并开了安胎的方子才告辞而去。
如夫人这会儿也不敢“招惹”儿媳妇,怎料宝钗刚刚休养了一个来月,北面就传来消息——正是林海与宝钗的丈夫联手全歼了北狄一支骑兵那回,可西宁王府最先听到的口信儿乃是宝钗的丈夫正遭北狄jīng锐围困,生死未卜……宝钗听说,肚子当即便是一阵剧痛。
在折腾了半夜之后,宝钗有惊无险地生下了个肥壮的男孩儿。这时,捷报也传到了京城。
宝钗躺在chuáng上,看着如夫人抱着粉嫩的宝宝,口中还不时教训她几句,心中平静之余,也多少有些恼火自己的表现——实际上,如夫人说话也并不难听,也只是抱怨宝钗太年轻,经不住事儿,今后可好歹学着点儿。
等孩子满月的时候,宝钗终于盼回了孩子的爹。而林海一家也回到了京城。
而这个时候,京里的气氛已经不太对头了。
☆、第三回
宝钗还太年轻,也缺乏历练的环境,导致她在~政~治上嗅觉不够,但她两个婆婆却在与宫中贵人和京城诰命们数十年的往来,或者说jiāo锋之中早早觉察到了一丝不祥之气。
西宁王府远离中枢已经十几年了,若再学不会谨慎低调这等保身之道,他家估计连京城内城都住不得了。
在这等紧要关头,西宁王妃与如夫人几乎是同时决定放弃内斗:毕竟王府倒了大家一起完蛋。
这份和睦的确起于内宅,西宁王世子虽然稍显气量不足,却也知道分寸,更知道以大局为重:和庶出二弟几番恳谈,兄弟俩也诚心握手言和了,至于西宁王其余庶子,他们还没领到差事,只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倒也惹不出什么大事。
却说在家坐月子的宝钗分明感受到世子妃忽然转了xing子:她这位嫂子向来眼高于顶,对她还隐隐有些敌意……不得不承认,直觉这玩意儿还真是奇妙,世子妃也没多说什么,更没屈尊纡贵之举,只是语气和神qíng稍有变化,就能让宝钗觉得风向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