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水煦原先可没取中贾赦。原因简单至极:这孩子被他祖母宠溺太过。
没想到荣府老太太去世,这孩子回到父母身边,仔细教养一番之后竟是由内至外的大变样。如今从北疆归来的模样,当着应了那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时水煦有些心动了,和妻子一商量,王妃也不反对,只是心里有个小疙瘩:女儿嫁给武官以后难免担惊受怕,而且贾赦的学问也不是顶好,xing子也不够温柔体贴……夫妻俩便决定找机会再细瞧一番,若能让女儿亲自看一眼自然最好。于是在保龄侯府,水凝带着贾敏穿过长长的雕花走廊,从园子步行去向正院时,偏巧遇见正要去拜见舅母的贾赦贾政兄弟,以及作陪兼领路的史鼎。
几个少年走得乃是大路,而水凝她们在回廊yīn影处一站,贾赦他们当然什么也没瞧见。
可对于水凝来说,这惊鸿一瞥足够她下定决心了。和贾敏一起回到母亲身边时,她悄悄地向娘亲点了点头,还比了个事先就商定好的手势。
回到荣府,听了女儿学舌,史令仪顿感庆幸,转头望向丈夫,实话实说,“幸亏咱们赦儿有副好相貌。”
贾代善对这桩婚事自是满意至极,口中也道:“孩子们各个姿容出色,全是咱们夫妻的功劳。”
贾敏左看右看,忽然小手一左一右地拉住爹娘的大手……上的两三根手指,认真央求道:“我也要自己相看。”
贾代善大笑,爱女如命的他自然痛快应了。
而史令仪在心满意足之余,也觉得女儿有主见,不盲从是件好事。当然还得着力培养她的见识,否则胡乱固执己见可就是取祸之道了。
而在北静王府,替女儿议定亲事的北静王少了桩心事,言语间便带出几分悠闲自得来。王妃却在满意之余难免惆怅,她趁着丈夫去沐浴洗漱,轻声问起女儿是否真的心意已定。
水凝坚定道:“女儿听说荣府家风极好。”
荣国公无妾室,子女全部嫡出,世人皆知,王妃拉着女儿的手默然无语。
水凝压低嗓音,声音轻得不仔细听就要错过,“虽然父王也没弄出庶子来碍娘的眼,可后院那些姬妾丫头又哪里不够刺人?”
王妃盯着女儿的脸良久,而水凝也毫不犹豫地回视,王妃终于妥协,“荣府人口简单,好好侍奉国公夫人,和将来夫婿……”她竟有些哽咽,“娘只愿你比娘过得如意。”
☆、第24章
自从入了九,贾代善的双膝每逢变天都会酸痛一阵,若是天气骤冷,就得贴点膏药,在北衙和家中都需热敷了。不过再怎么说,也比他在北疆时轻松多了,至少不至于行动不畅。
傍晚时下起了雪,贾敏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恋恋不舍地回过头来,“我陪爹爹好啦。”
这种天气,贾代善膝上敷着加了粗盐和重要的暖袋,一时半会儿不得挪动,听见敏儿说话,他笑着抱过女儿,从拿了书给女儿歪批起兵法。
史令仪听着这父女一问一答,一边低头奋力赶工:她这一年做完的针线活……实在说不出口,只好先给这父女俩各自做件里衣充充样子。
其实就算撂了挑子,她也知道丈夫贾代善不会挑理,但女儿将来总要嫁为人妇,不好让小姑娘觉得偷懒也无妨——有患难与共得来的真qíng实意在,贾代善才能如此宽容好说话。
史令仪这一走神,不防一针戳到了指尖儿上,瞬息间鲜血涌出汇成了个血珠。贾代善见状,忙丢下书,把妻子伤到的手指用gān净的帕子盖住,牢牢捏在自己手中。
史令仪在甜蜜之余,还假惺惺道:“敏儿还在呢。”女儿才六岁,估计……她也不懂。哎呀,自己好像脸皮愈发厚实了。
怎料贾敏往她爹怀里一靠,还用小手捂住眼睛,“女儿什么也看不见。”
贾代善松开妻子的手,揉揉女儿的小脑袋,笑道:“敏儿就是懂事。”
贾敏这才扭过头,攥住母亲的手,看了会儿伤口,发觉只有一个小小的红点,却还是小心问道:“娘疼不疼?”说着,就叫起鸳鸯姐姐要伤药。药膏拿到手,还亲手给亲娘敷药。
贾代善继续夸她,“比爹想得都周到。”
史令仪本想劝一劝丈夫,别太宠敏儿,那没准儿害了她,可是看着女儿这么贴心,这话真是说不出口!反正她连两个儿子都教好了,尤其是赦儿如今都有独当一面的势头,而政儿行事越发稳妥,一动一静难道还护不住他们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