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和王熙凤姑侄为何闭门自省,薛姨妈和宝钗这母女俩都门儿清:有些人家从来旺儿那里借了银子还不上, 不得不拿出家里的古董地契抵债。来旺儿前脚拿了这些东西,后脚就踏进薛家的铺子——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顺便一提,王熙凤包揽诉讼险些bī死人命,这事母女俩真不知道,但薛蟠有所耳闻……实话实说,薛姨妈和宝钗都知道荣国府的这样人家,管家太太奶奶靠放印子钱来攒私房实在有些掉价,更别说还是挪用公中预备发月钱的银子来谋私利。
但是王夫人和王熙凤一个是薛姨妈的亲姐姐,另一个是内侄女,前些日子她过来劝过姐姐两回,旁的也不好多说。
从姨妈那里回来,母亲便是好一通嘀咕……当时宝钗就越听心里越不安:姨妈能不知道国公府二太太放印子钱传出去难听吗?显见这是无奈之举啊。
由此可见荣府的前程……只怕不好说。
她也不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但是荣府前前后后花了不少于十万银子修建省亲别墅,贵妃回宫后都快两个月了,姨夫也没升官……荣府前途未卜勾起了宝钗心底另一层担忧:当初在金陵时舅舅说得好好的,要送她入宫。结果进了京,这事儿舅舅就没再提起。
贵妃表姐没比自己大上几岁,所以贵妃多年无子挑个妹妹再进宫伴君,这种事儿轮不到自己。
宝钗倒不是要抱怨舅舅,毕竟表姐封了贵妃,舅舅再手眼通天也不好把两个外甥女都送到圣上身边,还都保证高位。
哥哥在南边惹下了人命官司,若非舅舅在,哥哥哪里能依旧逍遥?这些她都省得。
总之自己的婚事只怕得靠自家谋划了……宝兄弟这边,宝钗临窗思量:黛玉必要排在自己前边。
就凭黛玉能帮衬荣府和宝兄弟更多,姨妈再偏爱自己,也会以黛玉为先。她纵然出身比不得黛玉也是富贵出身,又何必上赶着?!
这些念头在心里过了几遍,宝钗如今再面对宝玉便能心如止水。
宝钗态度的变化,宝玉感觉得到,一时也顾不上理会。
探chūn是庶出,十分敏感,发觉宝姐姐对二哥不如以往热络,不明所以之下她就gān脆当不知道。黛玉和宝钗两个姐妹比起来,她当然要亲近黛玉。
这兄妹三个各怀心事,闲谈之际便多少带了几分心不在焉,霍勉站得稍远却看得分明。
原著里黛玉丧父后只能依靠外祖母和舅舅,宝玉对钗黛的态度也很好理解,无非是吃着锅里的,再看着碗里的。
不过现在姑父还在,锅里的尚且需要他努力争取,哪里还顾得上那个碗里的?
说穿了,得来的太容易就不珍惜。如今贾珍已经走了,荣府的命运又不怎么归他管,那么闲来无事就……教导宝玉了呗。
霍勉一个闪身忽然出现,吓了宝钗和探chūn一跳,二人的丫头也是目瞪口呆……宝玉已经见识过他的神出鬼没,这次反应很快,“蓉哥儿?”
霍勉点了点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你要不要踏入仕途是你的事,但文武艺总要挑一样仔细学一学。”
不然你连可心的媳妇都娶不上。
他隐去的后半句宝玉却猜了个准。
宝玉沉默片刻,方平静道,“没错。”在宝钗和探chūn的惊讶之下,他还问,“蓉哥儿的这身本事是从哪里学到的?”
要是王子腾、林海这类在朝堂上打滚儿大半辈子的“老油条”,霍勉透过演技看本心还得多看好几眼,宝玉这样……的单纯少年,真实心qíng实在是一目了然。正因为如此,霍勉也略微惊讶了一下:宝玉居然想跟他学本事。
这位纨绔少爷也不是无药可救啊,前提是摸准他的脉。
要是真为了“抱得黛玉归”宝玉啥都肯做,又肯吃苦的话,霍勉倒要“刮目相看”了。
于是在宝钗与探chūn的注视之下,宝玉与蓉哥儿渐行渐远……她俩还没跟宝玉商量过都要住在哪里呢!
探chūn好些,身为贾家人多少都知道蓉哥儿与以往大不一样,甚至连蓉哥儿神异之处也听了几耳朵。宝二哥跟蓉哥儿走得近,家里怕不是又要出个高人?
宝钗就不一样了,她消息再灵通总也有个限度,姨母和表姐又都闭门思过,蓉哥儿已成两府一霸之事她并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