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夫妻俩正你侬我侬,王铎却在此时归来,一头冲进屋里,直接从怀里摸出本薄薄的书册,塞进唐瑛手中。
唐瑛随手一翻,发觉正是王家祖传内功,她难免惊讶,“这就给我看了?”
别说唐瑛,连huáng裳都怔了一下:顶尖功法的重要xing在武林中不言而喻。《九阳真经》和《九yīn真经》在原著里惹得多少大能斗智斗勇,略逊一筹的《葵花宝典》也搅乱了当时整个江湖。
王家家传的功法jīng妙之处自然比不得前面这三本,但也放出声去也足够引来前仆后继的各路人士了。
王铎见状,只是微微一笑,“这本功法足够让我在山庄里混个长老之位了吧?”
huáng裳与唐瑛对视一眼,还是huáng裳开口道,“当然。”
☆、第六十五回
到了秋天,官家果然得了个丫头。没过几天,权相秦桧也在自己的家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对于官家来说,这可真是双喜临门。秦桧的养子比他爹差了老远,官家在松了口气之余,抱着自己的女儿,也是喜气洋洋:只要能生就行,生了女儿也迟早会生出个儿子来。
盼了多年的第二个孩子,年过半百的赵构自然也疼爱非常,小公主也很是康健——徽宗把公主改作帝姬,到了赵构这里,他又改了回来。
而煎熬了许久的皇子赵昚在知道自己得了个妹妹之后,终于能睡个安稳觉。
不过这也是一时痛快罢了。一些原本已经倒向他的官员眼见秦桧咽气还有官家“康复”,便态度微妙了起来,甚至有人已经思量着再改换门庭。
赵昚只是官家的养子,若他真是做些什么,身为养子这个“孝”的标准总是微妙又苛刻。甭管你做好做坏,总有一批奇葩的文人不满意。
杭州城波涛暗涌,而千里之外的huáng唐山庄上下正紧锣密鼓地做着“开山门收徒弟,壮大自身势力”的准备工作,官家得女的消息传来,正吃着饭的huáng裳与唐瑛夫妻俩相视一笑,尤其huáng裳还十分应景地补了声嘲弄的“呵呵”。
当着媳妇,他还是很乐意多说些话,“他知道官家底细了?”
话里的这个“他”指的正是皇子赵昚。
按huáng裳自家的话说,这位皇子还挺有血xing,因此他得知七娘给官家下了“一举千金散”之后,他无论言语还是行动都十分支持。
唐瑛闻言笑道:“这种话哪能直说,也不知道表哥的手底下那位能人点拨到了没有。”
说来也巧,王铎此时也在自己书房拆着书信:留在杭州的人手每十天就会递送一封密信过来。
当年他病入膏肓,族人难免“空则思变”又“志存高远”,琢磨一下他曼陀山庄的产业,王铎为了一双儿女,不得不带着家财,西行投奔表妹一家,可去年他的族人们亲见族长康复,且实力又有增长,便立即收起了各自的心思,像以前一样以他为主。
王铎也借此机会把不安生的族人连消带打,个别刺头直接堵在没人的小巷尽头,套过几次麻袋也就彻底老实了……毕竟是同族,而且王家根本谈不上子孙众多。
已经给过耳光,下面就该上个甜枣:他自己铁了心到蜀中修身养xing、养儿育女,有事儿没事儿还经常帮衬下表妹,曼陀山庄便jiāo给了族弟和自己的心腹,这以后再传递消息就比较迅捷,其内容也比较可靠了。
王铎的视线落在信笺最下方:他的心腹在信中秉过山庄庶务,还在信笺最下方用暗语写道,已转告贵人。
面对皇子赵昚,前来透露实qíng的王铎心腹自然不能直说官家被下了药,这辈子也生不出男娃,而是用了套yīn阳调和的说辞:官家虽然调养得不错,但冰冻三尺,想完全恢复可是个慢工细活,一点都急不得,否则还会有些反复,如今身子还是yīn气略重,因此嫔妃生下的小公主怕是比小皇子要多一些……话外之音赵昚听得明白极了:官家年过半百……再等了几年,能“yīn阳调和”生出男娃的时候,八成也已不能让女人受孕了。
因为这条消息,赵昚当晚在书房中独坐了整整一晚。
如果唐瑛在场,她一定会感慨:这大概是赵昚这一生头一次对“前途是光明的,过程是曲折的”这句话有了如此深刻的感受。
转眼就要开山门,huáng唐山庄之中,大家多在苦心研修:慕容继和欧阳锋都跟着唐瑛学习,当然慕容继能接触到的配方和原理都比欧阳锋高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