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作者:Fahrenheit(132)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对赵之桢来说,太子在追查,而大皇子在继续布局,只怕都忙得顾不了别的,他好歹能自在几天。

  至于那“罪魁祸首”,他也能猜得着几分:当年南边那位,谋逆之初时选的是“由外而内”的法子,因此他暗中联络了北狄人;至于平南王……他似乎走的是“由内而外”的路子。

  赵之桢难免自嘲:他也是事后诸葛了。大哥和二哥两人初生龃龉,八成就是平南王暗中挑拨所致。可话说回来,即使没有别有用心的平南王,他的好大哥有手段更有野心,总要……付诸行动,二者不过是早晚的差别罢了。

  回府之后,赵之桢自然要跟元chūn感慨一回,“难得安生几天。”

  王爷早知道自己爱看史书,而且这些日子体己话说得多了,元chūn胆子也大了起来,“儿子们太出色有的愁,可顶多就是耐心多挑挑,也多历练一番;儿子们若是无能就更该愁死了不是?”

  这奉承听着可真舒服,赵之桢接话道,“可不是?暄儿还是一派天真,我就挺烦心。”

  元chūn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呢,大姑娘这些日子长进太多了。”

  这倒是实话,赵之桢也有所耳闻。

  虽不绝对,但多数妻妾都是“冤家”。

  只是韩绪这位王妃失了先机,便一直没什么底气。

  而且她哥哥还犯了个很要命的疏忽——越过身为郡王的妹夫一门心思地去亲近太子,事实上韩大公子这些日子在奉承太子时,便已经意识到了妹夫八成会不满,但他也别无选择,总不能两个都得罪不是?

  不过韩绪倒是极有自知之明:若非贾侧妃的父亲官职忒低,大约也轮不到自己做王妃了。

  她不是爱赌气的xing子。到处树敌偏偏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这肯定不是她,总之韩绪从没为难过元chūn。

  因此府中难得王妃与侧妃比较和睦,见此qíng景,赵暄人前人后居然没有半点抱怨挑拨之言:不知道是因为生母去世,还是跟着庶母听书让她真有所悟,反正她看起来沉稳多了。

  正所谓说曹cao曹cao到。赵之桢与元chūn正聊到赵暄,大姑娘赵暄便前来求见。

  却说赵晗进得门来,拜见过父亲和庶母,也懂得察言观色:父王那副闲适自在的模样……她就没在生母刘娡房中见到过这样的父亲。

  她也不卖关子,“女儿是来告状的。”

  赵之桢道:“说来听听。”这也是他听元chūn说女儿长进了不少,才难得耐心一回。

  赵暄道:“听说王妃那边有人出主意,要把弟弟抱到王妃跟前,这样父王和侧妃便一举都被拿捏住了。”

  元chūn闻言,忍不住扶额:这样粗bào的告状,她还真是头回听见。

  赵之桢拍了拍元chūn的肩膀,望着女儿道,“提醒得不错。不过王妃应该没这个胆子。”没这个一口气把他和元chūn一起得罪的胆子。

  赵暄应道:“女儿只管帮人告状。”

  赵之桢奇道:“原来是你哥哥的主意。”

  “哥哥听说的,”赵暄毫不犹豫地卖了赵晗,“他派了人盯着王妃的陪房,却不好意思直接给父王说起。”

  元chūn笑道:“若是让大爷知道你这番话……”

  赵暄忙道:“我惹不起他。”

  大姑娘虽然依旧“横冲直撞”,可说话行事总归有了条理。赵之桢心中安慰不少。至于把健儿抱到自己房里教养,韩绪压根就提起过这一茬儿。

  过了几天,薛家悄然入京。

  元chūn娘家有了门路,但具体经营以及分配人手都要jiāo给薛家,而荣府除了入股,便是当好靠山。其实薛家本来属意妻舅王子腾,但随着贾珠点了翰林,薛家便又转了回来……非翰林不入阁,谁人不知?

  王子腾虽有功名而且如今已是三品,但薛家族长还是坚信,贾珠的前程会更好。别忘了贾珠背后还有个极为得宠的侧妃妹妹呢。

  却说贾珍本想把这宝石生意扔给薛家,然后自己坐收红利就是,万没想到荣府二房忽然掺了一脚。事已至此,他也不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得打起jīng神到荣府与贾珠商量。

  又过了几天,薛家收拾好自家的宅院,便广发帖子,宴请宾客——好歹能涨涨自家的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