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道:“这是私德,让人揭破了,最多就是辞官回家,颜面扫地。”
元chūn悚然一惊,“究竟怎么回事?”
贾珠连忙缓了语气,“你不要急。蓉哥儿媳妇只说是从养生堂抱来的……她的身世怕是牵扯不小。”
他们荣府向来不会对宁府指手画脚,不过当年给贾蓉说亲之时,也很是疑惑,为何秦可卿一个小官的养女,能连得贾敬与贾珍青眼,三媒六聘地给贾蓉做了正妻。
如无意外,贾蓉便是下一任贾氏族长,贾蓉的妻子便是下一位宗妇……宗妇哪是什么人都当得起的?!
这道理元chūn如何想不明白?
她小声问道:“难不成还是什么金枝玉叶?”
贾珠应道:“只怕还不是本朝的……”说着他也感慨良多,“不过一女子,搅不出什么风雨。就算此事宣扬出去,宁府那边只要推说自己不知qíng,圣上也未必会如何计较。如今平南王那边不安生,我只怕万一有人前来以此做把柄,qiáng迫宁府那边为他们办事……咱们很该早作准备。”
元chūn脸色早已由红转白,却不耽误她立即拍了板,“我这就跟王爷说。”你有张良计,我还能有过墙梯呢。
作者有话要说:向大家道歉,年底事qíng太多,这阵子有点忙。
-----------
秦可卿的身世,我个人觉得肯定不太简单。反正一个落魄的金枝玉叶不仅很能满足贾珍的“口味”,还挺符合他那份~政~治~投机心理。
☆、第59章
媳妇儿李纨只说王爷和小姑十分和睦,可贾珠这回亲眼所见:这两位怕是不止“和睦”了,妹妹跟王爷也忒一条心了。
妹妹和王爷合不来,他自然担心;妹妹跟王爷太合得来,他又莫名地有点酸……哥哥的复杂心qíng,元chūn可体会不到。
宁府倒霉,她不会幸灾乐祸,但说心里话,宁府因此跌个大跟头珍大哥哥就此收敛,她准要在神佛跟前还个愿。
于是她不由叹息道:“只是可怜蓉哥儿了。”
贾珠道:“咱们兄妹便多看顾他一些便是。”
前世的荣府,没人有本事“开源”,因此兄弟,乃至他们的母亲和妻子都在暗地里你争我夺,算计着日渐减少的那点子家产。
这一世,有哥哥在,娘家上上下下大多数人琢磨的都是前程,而非“钱”程。
这才是一个蒸蒸日上的人家该有的样子。而且哥哥和姑父姑妈尤其亲近,元chūn便问,“姑父知道吗?”
贾珠笑了笑,“姑妈知道。”
那姑父也肯定知道了。元chūn顿时松快了不少,想想也是,哥哥若是没谱如何会跟她说起这些?
不过她心里也添了另一番愁事,哥哥若是打定了“报喜不报忧”的主意,她便又成了“睁眼瞎”:只能听见人家想让自己知道的人和事。
看着妹妹若有所思的模样,贾珠不慌不忙地问起了健儿,“健哥儿可好?听说妹妹把他托付给了王府大公子?”
说起儿子,元chūn神qíng自然地柔和起来,“叫来让哥哥看看不就是了?”
这会儿正该是赵晗与王府长史说话的时候,元chūn便打发傲梅到大爷那儿去把儿子接回来。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健儿已经迈着小短腿儿进了门,行礼、扑腿、呵呵傻笑……简直一气呵成。元chūn揉着儿子的脑袋,指着贾珠道,“叫舅舅。”
第一次见到娘舅,健儿有点疑惑,不过他还是很听话地喊了一声,“舅舅。”尾音略微上扬。
元chūn笑眯眯地解释道:“这是娘的哥哥呀。”
健儿仔细地看了会儿舅舅,这才一手扶着母亲的腿,另一手冲着舅舅伸了伸。
贾珠一把捞起了外甥,还掂了掂,“够沉的。”
元chūn道:“王爷最爱喂他奶饽饽和奶豆腐。”
贾珠惊讶道:“王爷也喂健哥儿?”
元chūn道:“王爷当年也是这样照顾我们大爷的呀。”
也就是大姑娘赵暄生的时候不巧,若是赶上父亲经常在家的日子,她也能体会下父亲的关爱,估计xing子也就不是前些日子那副人见人嫌的模样。
可贾珠真没想到王爷这么……朴实体贴还好说话。
遥想数百年前,晁错一心一意为汉景帝谋划,诸侯王们一个“清君侧”喊出来,汉景帝还不是把晁错腰斩了?固然晁错为人处事有大问题,但汉景帝此举又何尝不让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