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作者:Fahrenheit(18)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元chūn反问道:“难不成还要参老爷一本?”

  可不就让元chūn猜个正着?

  当初,贾政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一门心思跟着太子走,结果半截儿让贵妃和七皇子截了个胡……说实在话,元chūn真没有那么重要,贵妃跟前的女史又不止她一个,太子也没把她当回事儿:这姑娘没伺候自己,荣府也照样要投效他。

  在太子妃父兄看来,也就是面子上有点过不去罢了,言语间挤兑贾政几句也挺寻常,可架不住太子妃娘家周边也有不少忙着上前讨好的“闲人”……太子妃父兄也没想到真有人拿着jī毛就当起了令箭,并写了折子jiāo到了都察院里——又让七皇子妃的亲爹扣下了。

  这种写满“jī毛蒜皮的破事儿”折子也要往圣上眼前递,究竟拿圣上当什么人了?

  左都副御史他闺女让他宠坏了,凡事儿不爱动脑子只爱冲动,可他光京官就做了将近二十年……也正是因为这位老丈人很是通qíng达理,七皇子赵之桢对他老婆的恶感也只限于一人,没有牵连到老婆的娘家身上。

  不过贾珠和元chūn兄妹当然也想不到,元chūn嫁给七皇子之后,七皇子妃手头现成的把柄就是源自他俩的亲爹贾政。

  只是元chūn前世已经知道了赵之桢是什么人,因此也没什么幻想和期待就是,她嫁进去也不是为了在后宅里拈酸吃醋。

  她若是知道七皇子妃在全力效仿太子妃,想把丈夫死死握在手心,甚至时时处处都要压丈夫一头,肯定会暗笑这位七皇子妃太异想天开。

  话说元chūn上辈子封妃的时候,这位七皇子妃都已经去世了,因此元chūn对她了解都停留在别人的言谈之间,但知道她不是很得赵之桢的欢心,日子过得……显然也挺不痛快的。

  不过元chūn在娘家的日子,过得也挺不痛快。老祖宗、母亲仔仔细细地嘱咐了好几回,话里话外多是替她着想,那份真的不能再真的关切之意,元chūn自然感觉得到。

  偏偏她爹不知怎么又“想不开了”,反复板着脸教训她不许淘气。

  前世她直接进宫,其后除了那次省亲,便再没回来过,想来她父亲就算有话都找不到机会去说,这回……贾政其实焦虑又不安,他知道自己请托太子妃娘家太过莽撞,如今贵妃指了婚,他又怕女儿嫁过去过不好,在自责和担忧之间他不会恰当地表达,谈心解释他也做不出来,说来说去又惹得女儿越发厌烦,他自己还一无所觉。

  这个时候,元chūn也算是彻底明白,为什么祖父遗表一上,圣上见过父亲之后直接给了个官儿做,而不是让父亲继续读书科举。若是没有祖父的qíng分在,父亲怕是连这个员外郎都做不成吧。

  显而易见,父亲不怎么扛得住事儿,只这一条,就做不成高官了。

  有父亲让元chūn伤神,她就更没兴致搭理幸灾乐祸的邢夫人了,至于赵姨娘,在家的时候,元chūn压根都没见着她。

  元chūn捏捏弟弟的小嫩脸——知道自己最喜欢的姐姐即将嫁人,小大人一样的宝玉也跟着长吁短叹。

  元chūn安抚好弟弟,便对着专程来陪她说话的贾珠道,“大哥别担心。”

  这会儿她也知道了,贵妃把她指给七皇子,赵之桢本人似乎……还挺qíng愿。可想起他那张俊俏却始终全无表qíng的面孔,元chūn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因为有个抽风的父亲,临出嫁前的这段日子元chūn简直就是生生熬过来的,甚至有那么几天,她压根不想再见父亲。

  到了出门的那天,看着老祖宗、母亲和嫂子们半是笑半是泪,元chūn带着她选定那几家人,乘着一顶小轿,踏进了前世从没“染指”过的七皇子府。

  ☆、第八回

  前世今生嫁给了同一个男人,元chūn本以为自己该忐忑不安,可实际上等她坐到了chuáng上,静等赵之桢归来时,她最真切的感受是……哎呀,真饿。

  身为侧室,不能身着大红,母亲王夫人倒是为此神伤了一阵儿,可前世在宫中“尽享”无边寂寥的元chūn看来,这都不算什么!

  人总得活着,才能进一步有体面地活着,不能本末倒置。尤其是嫁给皇子,还是嫁给了“潜龙”,总归都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还纠结忧伤个什么劲儿呢。

  有这功夫自怜自哀,还不如琢磨着怎么站稳脚跟。为了有jīng力好好对付七皇子,元chūn决定先吃块儿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