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作者:Fahrenheit(196)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不过北狄人亦懂得不可涸泽而渔,他们经常要路过的商队留下数额不菲的买路钱,却不会让商人们真地血本无归。

  圣上多年来便是在这些商队里掺了无数的“沙子”,用西域良马暗中换下商队拉车的役马,随着商队源源不绝来往于西域和大齐,西域良马亦不间断,偶尔甚至还能换得些北狄马。

  日积月累之下,大齐的马场也终于成了气候,而后圣上还没万事俱备,平南王就赶着“天灾”的好时机……檄文抛出,果断反了。

  “我估计他们还是看出了点门道,可惜不敢明说。”赵之桢又道,“那些良马入关之后,父皇的人就没那么小心了。”

  元chūn闻言便笑,“河东离您那大营多少里?给将士们换来了好东西,不许圣上给大家伙吃点定心丸?”

  本朝不是没有猛将,更不是没有jīng兵,碍于没有好马只得无奈在大关附近与北狄人拼杀,大家心里可不都憋着一股闷气?好在大家不必再忍了。

  圣上费了许多心血,甚至对私贩盐铁给北狄人的贪婪人家都睁一眼闭一眼,只为保住这条宝贵无比的“马路”……好在如今圣上也不用忍了。

  赵之桢果然道:“最欣慰的只怕还是父皇。不过……运河河堤坍塌,不是什么天灾,而是*啊。”

  元chūn问道:“谁又捞过头了?”忽然她眨了眨眼睛,“不会牵连到我父亲吧?”

  “你父亲在工部又不管事儿,正好给你哥哥让路,不也挺好?”

  父子同朝为官总归不妥,以前品级都不高也还罢了,眼见着……哥哥怕是要得重用,父亲就必须“让贤”了。其实元chūn很是暗喜……她却一拳捶向赵之桢的大腿,“您说得这样有道理,为什么我听着还是有点不舒坦。”

  赵之桢道:“嫌面子不好看,给他平级调任到个清闲的衙门如何?”

  元chūn拉住赵之桢的手腕,“王爷……”她含qíng脉脉道,“我哥……会感谢您的。”

  赵之桢一噎,“你就不肯谢我吗?”

  元chūn一撇嘴,极其敷衍地给赵之桢捏了两下肩膀,“谢过王爷啦。”

  赵之桢沉默片刻,才道,“肩上本就有你抠出来的伤……这回更疼了。”

  元chūn冤枉道:“我上回连个指印都没留下!”

  赵之桢佯装懊恼,“居然没哄住……”

  二人登时笑作一团。

  与王府一派喜乐不同,荣府二房此时可谓愁云惨淡。

  因为同僚牵连而险些丢官,贾政担心得茶饭不思,本该写折子自辩,可案上砚台之中的墨汁都gān了,他还是一个字都写不出。

  贾珠倒是猜到了个中始末,再说他已经从姑父那儿讨了准信儿,知道自己升迁在望——父亲这副模样,他如何能露出半点喜色?

  他正踌躇着是否以实qíng开解下父亲,救兵却及时驾到:姑父林海来了。

  ☆、第80章

  林海一家回京这几年来,贾敏经常往娘家跑,但林海来得挺少。不过林海身为圣上心腹,简直把慎独自省做到了极致,回京后除了与故旧往来,鲜少出门应酬,因此荣府这边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这回因为受了平南王牵连,给圣上做了十多年国库大管家的户部尚书也不得不黯然致仕,林海升迁,执掌户部也成了定局……他亲来荣府,贾珠直接到大门口把姑父迎进门来。

  林海从户部衙门出来直奔荣府,自然是一身官服,他先去拜见了贾母——老人家是个明白人,眼见女婿这一身“打扮”,而女儿也没跟着过来,嘱咐女婿留意身子之后,便让他们去谈正事。

  女婿林海和孙儿贾珠出了院门,贾母便吩咐丫头把二儿媳妇叫来。

  没一会儿,王夫人便到了。贾母不用眼镜,也看得出二儿媳妇今日脂粉极重。她这个二儿媳妇也是做祖母的人了,断不会无来由地不庄重。

  如今整个荣府,也没什么她想知道而不能知道的事儿……贾母不由叹了口气,“咱们亲戚多,你不用想那些有的没的。”

  王夫人躬身应道:“是。媳妇儿也是……白cao心。”

  贾母又道:“也打发人去王府问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