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作者:Fahrenheit(199)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贾蓉这位便宜大舅子原本是想搭上荣府这条线,毕竟宁府看起来有点日薄西山的意思,不过真正见面之后,秦可卿的哥哥显然更看好贾蓉。

  散席之后,这位仁兄又偷偷找到贾蓉,告诉他最近东林港生面孔不少,衣着不凡的年轻人更是不少。

  这显然就是有人见势不妙,乘船走海路外逃——毕竟平南王反了之后,北面的几处大关都盘查极严。

  赵之桢看完信,也笑了,“挺下本钱,头回见面就说了这么多。”

  元chūn道:“投名状嘛。在关外做生意,手头那么多大船,能是个彻底的gān净人?”

  这话在理。

  而贾蓉在信上更是写得分明:他怀疑这些生面孔乃是平南王的手下。赵之桢道:“你这侄儿很不错。”

  元chūn正色道:“我也觉得他很好。只求王爷将来……能护一护他。”

  赵之桢好奇道:“你可轻易不求我。这是怎么说的?”

  “他有个不省事的爹啊……您看我那堂兄像是事败之后坦然接受,再安宁地渡过余生之人?”

  贾珍是个折腾不休的xing子,他看好的太子……又会是吞下苦果并不反抗的人吗?

  显而易见,赵之桢听出了元chūn真正的意思,顿时陷入沉默:坦白说,这些日子行qíng见涨,他当然心qíng不错。想着过几天回到北面大营,完成父皇jiāo予的任务,自能更上一层楼。

  因为父皇最近处置官员十分顺利,他并没想过京中还会“不安生”……元chūn提醒得可真及时!

  父皇正打算悄悄调动京郊大营之中的禁卫军去往北疆,和他的北方大军一起迎战北狄人,只为好生练一练兵。

  而jīng锐离京,万一走漏了消息……这可真是不得不防啊……第二天,赵之桢在承乾宫面见贵妃时,贵妃也提醒了他一句,“一会儿去见你妃母,可得留神。”

  赵之桢点了点头,等他踏进生母淑妃的宫中,便见到他大哥也“恰好”在座。而他的十二弟则暗中给他比了个手势:私事。

  赵之桢忽然有点疑惑:这又是怎么了?

  ☆、第81章

  竟是私事……

  赵之桢右边的眉梢微微抽了抽:他还是相信他大哥还没下乘到要用淑妃来bī迫他,但是坐在这儿当泥塑,静听生母家长里短唠叨加抱怨嘀嘀咕咕一个时辰……还不如gān脆点儿,去赴大哥的“鸿门宴”呢。

  他心中暗叹一声。

  不过说实话,面对淑妃,能把闭口禅修炼到“不怒不开口”程度,他真是独一份。淑妃比较单纯,又很好哄,大皇子和十二皇子一唱一和,很快宫中便是笑声一片,其乐融融。

  赵之桢目光柔和,嘴角挂着笑,实则已然神游天外:再休整个几天,就该返回北方大营了。

  若无意外,再回京城时便是深秋,那会儿晗儿和暄儿先后成亲,家里也有孩子降生。可这两个孩子的娘……一个完全不用担心,另一个真是喜忧参半了。

  王妃那边总叫太医,可几个月下来,都用不着安胎;元chūn这一胎真没法跟怀健儿的时候比,暗地里用了药不说,每每听到娘家的动静,她准得不自在一回,虽然她不曾抱怨。

  本有心暂时断了元chūn跟娘家的联系,又发愁她把怒火全烧到自己身上,更怕她把身子气个好歹……又有半年不能陪着她,若是连牵挂亲人都不许,也忒说不过去,何况赵之桢实在舍不得让元chūn难过。

  这也是元chūn娘家给他惹了点小麻烦,他也毫无怨言的缘由。

  说来也巧,坐在淑妃宫中,赵之桢竟也qíng不自禁琢磨出了一大堆琐事。待他回神,果然听他大哥在解释:大皇子妃年近四十,又怀有身孕,可惜这一胎似乎不太稳,便不好经常来伺候妃母了。

  淑妃听了吓了一跳,“哎呀……是得小心!我又不缺人伺候,让她好好歇着。我生小十二的时候,也很是吃了番苦头……”又喊了身边的宫女过来,“叫个太医好生去瞧瞧,用什么药我这儿有。”还指了特地服侍她生下三个儿子的老嬷嬷一同去大皇子府上住一阵子。

  都吩咐完了,她又感慨道:“真是不巧,老七媳妇儿身子也不大舒坦呢。”

  淑妃三个儿子齐齐微露遗憾之色,心中默契至极:整个宫里数您最好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