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作者:Fahrenheit(225)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王府最艰难的时候,韩续没有没出头,当然王府大胜之后论功行赏,也没她那一份就是。这几日,关于王妃王爷绝口不提,便是明证。

  元chūn的言外之意,赵之桢自然听得懂。他正要答话,就又听元chūn笑道,“当年大皇子还挤兑过您呢,如今现世报来得这样快,您不也心qíng舒畅一回?”

  赵之桢抚掌大笑,“哪里就舒畅一回?我为这事儿暗地里舒慡一整天了!”

  等他笑够了,才又道,“为了父皇,我也不会乱摆脸色。”说着忽然板起脸来,还伸手指了指自己,“他们都是我高兴不高兴都一个样呢。”

  元chūn扑到赵之桢怀里,二人当即笑作一团。不过因为笑得太猛,元chūn的伤口又微微疼了起来。

  最后她还是让赵之桢抱回chuáng上老实歇着去了……横竖这个冬天,她都要待在chuáng上过日子了。

  不过,远在海上的贾蓉可闲不下来,他忽然撞见了个顶顶“烫手的山芋”。

  却说贾珠跟着北静王往九门提督和禁卫军报信之际,也没忘了“假公济私”一回:他安排了几个伶俐又靠得住的家生子出城往东,在海边找了艘快船,当夜就起航经由关口边上那个小港口,再转往东林港去送信。

  却说李靖将军带着万余jīng锐跟北狄jīng兵几番缠斗,都没吃亏,一时之间没收到来自关内大营的消息,众人商量了好几天,还是决定暂且不轻动,而是就近驻扎在东林边上几十里的小镇上——东北若gān部族向来与大齐jiāo好,而大齐的骑兵在东林附近修养补给,也不乏先例。

  而整个大军的食宿都是贾蓉那位便宜大舅子为首,与当地亲近大齐的大商贾们一起提供的——能供应万余骑兵的粮糙,足见这些人的家底,手段以及在东林的威望。

  因此堂叔贾珠的消息贾蓉自然也是顺利地收到了。贾蓉再一看他叔落款上的日期:正是三天前。他谢过便宜大舅子和姑妈在东林的大管事,怀揣着这封胜过千金的书信,就直接去找了李靖将军。

  贾珠写信时便已经有所预料,这封信不止要贾蓉看得懂,更能让贾蓉的上司李靖将军也看得懂——大家先后都站到了七皇子这一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键时刻真心没什么可隐瞒的。

  如今暂时住在东林城外的这一万多骑兵之中,校尉以上的武官有七成都是赵之桢嫡系,剩余三成却是圣上的人。李靖看完信,也没有捂着消息不松口的意思,招来诸将一起议一议。

  话说贾蓉当初看信时,只想起事关重大,也没空多想,光急着把信完好地送到李将军手里,如今看着屋里群qíng激奋的同僚们,贾蓉也通身火烧火燎:王爷要……坐上那张龙椅了吗……这真是意外之喜呀!

  李靖更是发话道:“大家都说说,集思广益,咱们得尽早弄个章程出来!”

  再一琢磨,这里自己年纪最小,而且还是王爷亲手带进大营,哪怕他出头出错了,也不会如何!于是他壮着胆子道:“咱们是不是得为圣上王爷分忧?”

  贾蓉的小兄弟如今也作了校尉,立即递上梯子,“怎么分忧?”

  大家之所以不敢在轻易踏上返程之路,实在是怕关内大营忽然内讧,他们等在门外的时候关紧大门不放他们入关,同时得到消息的北狄jīng锐趁机来袭,他们这些人可就要成“饺子馅”了!

  也就是说,在确信关内大营彻底“gān净”——意即立志追随太子或是别有异心的那群人被清理掉之前,大家哪能轻举妄动?

  这一点早已达成共识,贾蓉也不至于啰啰嗦嗦旧话重提,他只是小声道,“太……那一位逃出京城,要么往北要么往南。”

  北面大营之中就有他的死忠,而往南……太子的外祖父还是征南大将军,正和自立为帝的平南王对峙呢。

  “往北的话,他们总是要出关的,费家以前跟北狄人关系不错,没准儿出逃的时候还会有北狄骑兵接应;往南的话,他……许是要走海路。”

  因为往南的陆路和运河上层层关卡数不胜数,太子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出生天,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李靖当即明白了贾蓉的意思,“你小子胆子不小,”说着抬头向着一众属下道,“大家都说说,这分兵之道究竟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