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有心给自家机会,无奈家里挑来选去,也只有哥哥和侄儿能入得圣上法眼……元chūngān脆要求道:“让我哥哥和侄儿进宫,见上一面如何?”
赵之桢痛快应了。
赵之桢已然打定主意,对温家要再温柔一点,谁知第二日见到父皇,太上皇先给了他一个惊喜:温家老太爷致仕,就在京中养老,而他的长子依旧在南面带兵,次子则调入禁卫军任职。
太上皇徐徐道:“那老头子胆气倒足,跟我抱怨你那二哥向来气量小,不记得别人带他的好,只要与旁人有些许不快,他都要放在心上。”
赵之桢目光一凝,也坦然承认道,“儿子心眼儿也小了一回。”
太上皇微笑道:“不,你做得很好。”
当温家也表了忠心之后,赵之桢调兵遣将越发自如。当韩皇后的父亲收到旨意,要他jiāo出兵权进京述职的时候,他早没了讨价还价的心思。
不过,贾珠和贾蓉还没见着,元chūn倒先跟母亲王夫人以及嫂子李纨说起了闲话:做了贵妃,娘家人可是能定期进宫拜见的。
王夫人见女儿jīng神尚好,才小心道,“老爷在家里……也一直担心您。”
什么担心我啊……元chūn微微一笑:圣上如今的jīng力全在整兵上,哥哥的封赏还没下来,父亲又跟伯父在宫变当夜做了“糊涂事”,他是怕因为这件事儿牵连哥哥,这才让母亲来问个明白。
元chūn摆了摆手,“无需担心。”又问起家人近况,得知都挺不错,她自然关心起弟弟妹妹的婚事——尤其是迎chūn,虽然跟这个妹妹关系平平,但给她挑个厚道的人家,总能办得到。
王夫人倒是误会了,“宝玉跟姐姐妹妹们都很和睦,”说到这里,微微低了头,“薛家倒是有心……送女儿进宫来长长见识,谋个官身。”
宫中女官出宫后,压根不愁嫁。
元chūn跟赵之桢相处得久了,身上也带了几分气势。王夫人如今也有些怵头这个向来说一不二又尊贵无比的女儿,薛姨妈的原话她压根不敢转述。
薛姨妈正是想走元chūn的门路,给女儿求个好前程,“送我上青云”的好前程,因此她便央求王夫人“请贵妃娘娘好生教导一番”。
请元chūn教导,不就是想把女儿塞进景仁宫吗?!王夫人也有私心:若是女儿跟宝钗差上十几二十几岁,女儿用宝钗来拢住圣上,倒也罢了,可女儿今年不过二十五岁!
王夫人心里也憋了口气,本不想在女儿跟前提及此事,无奈亲哥哥王子腾投靠了当年的大皇子……不止是哥哥,连她送过去的银钱也都打了水漂……这个大窟窿可是薛家帮她填补上的。
吃人嘴短,莫过于是。
王夫人一脸愁容,元chūn看在眼里,轻轻一笑,“圣上今年不挑人。表妹想进宫,只怕要小选,母亲回去问问,他们可乐意。”
王夫人一怔:圣上挑不挑人,女儿都能这般笃定?心中百转千回,却不耽搁她答话,“是。”
李纨半天没说一句话,只把贵妃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只等回家跟丈夫学舌。
三天后,贾蓉跟他们上司和同僚一起面君,得了圣上一通嘉奖,之后又在临出宫时被乾清宫的太监招了回来。
跟着太监来到毓庆宫圣上的书房,行过大礼他也不敢抬头,可余光一转忽然扫到了双……绣鞋,贾蓉惊喜至极,就听他姑母笑道,“哎哟,蓉哥儿倒是越发jīng神了。”
贾蓉在心存疑惑的时候,要么找堂叔贾珠解惑,要么就向姑母求救。不过这回涉及自家的爵位,他的前程,还有他那个chuī不得打不得的媳妇,他更想听听姑妈的建议。姑母这一进宫封妃,便再难得见,他还曾失落过一阵子呢。
现在嘛,存着的一肚子疑问有着落了!可是圣上……也在场,这可怎么开口呀。他又愁上了。
☆、第91章
贾蓉微垂着头,却一个劲儿地给姑妈使眼色,却是一点儿余光都不敢往圣上身上落。
元chūn还没说话,赵之桢先乐了:这是嫌我“碍事”啦?
元chūn轻推了下赵之桢的胳膊,“园子里桃花开得正艳,圣上不去逛逛?”
赵之桢道:“这就赶我走了啊?”顿了顿,又玩笑道,“你们姑侄两个可得说快些。”说完便起身,带着内侍和侍卫们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