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作者:Fahrenheit(53)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对圣上这位堂兄来说,若是七皇子做对手,两军对垒之间得知最喜爱的嫡子bào毙……这qíng景想想都挺让南边那位殿下兴奋不已。

  若是不如他所愿,七皇子去了北面,对付北狄人时心中大乱,北狄人胜上几场,圣上难免焦头烂额,也十分符合南边这位殿下的心意。

  圣上不由长叹一声,挥退眼前这位禀报的管事,叫来了乾清宫大总管,吩咐了几句,这位大太监领命而去。

  早就想了却xing命,别再拖累丈夫女儿的刘娡母亲看着眼前御赐的白绫,却如释重负:在她想来,圣上既然罚了她,想来就不会再牵连太广,甚至是迁怒丈夫和女儿了。

  而王府之中,惊闻母亲去世的刘娡,眼前一黑,直接昏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先一口气更上两章共八千字,晚上还有一章,字数应该也不会少~~--------

  嗯,我个人在设定人物的时候,主角也不是全无缺点,而反派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如果没做到,那是因为我笔力不足,但我的初衷绝对是这样。

  这样的人物很真实,而且曹大就是这么做的,于是他笔下的人物历经百年,仍为大家津津乐道,更厉害的地方在于随着年龄增长,越琢磨就越有味道:用才华和阅历写文才是王道。

  可惜能有传世之作的作家和艺术家,大部分人生都是BE啊。

  PS,我比我表弟大七岁,他十五岁的时候大约也就一米六多一点,比我矮好大一块儿,但现在已经一米八多了……再PS一下,那箭里没毒,主要原因是高效有机毒物bào露于空气,很快就会氧化失效,在古代基本别想长期稳定的保存;至于无机剧毒物,比如砒霜一类,这玩意儿微溶于水,古代的提纯工艺又不过硬,因此能附着在小小箭头上的量,实在太小,伤到人也造不成什么伤害。说白了,就是涂也白涂。

  砒霜想毒死人,在古代一般qíng况下只能靠吞服,而且古代对砒霜这类剧毒物的管制其实也挺严格的。

  ☆、第23章

  亲人之中,刘娡最亲近的便是母亲。

  作为庶出宗女和继室,能在左都御史府里坐稳当家主母,如何能没有些“手段”……可无论如何,她都是天下最好、也最爱护女儿的娘亲。

  母亲“bào毙”,打击得刘娡直接倒下,看气色王妃比肩上中了一箭,肚里还有孩子的元chūn更像病人。

  听说王妃早晨连起身都难,还要挣扎着回娘家看看母亲,元chūn也挺同qíng,甚至感同身受:因为她也有个要钱不要命,不懂敬畏为何物的亲娘,而且舅舅那边是跟大皇子那边有牵连,若是处置不好,下场……王妃就是前车之鉴。

  又添了份烦恼,元chūn登时就gān呕起来。

  就在王妃院子里死气沉沉的时候,元chūn肩上刚换完药,娘家打发的妈妈就前来报喜:嫂子李纨又有了。

  这可是好事儿!

  哥哥儿女多些,娘家也就不必指望宝玉“上进”了!

  宝玉聪颖伶俐,xing子温柔真诚,偏又不喜管束,还在诗词歌赋上极有天赋,总而言之并不太适合走仕途之路,加上他那块说不清道不明的通灵宝玉……若是将来做个声名远扬的潇洒才子,不仅他自己更惬意,对娘家也能加分不少。

  元chūn很是偏疼这个自小就很黏她的弟弟,当然希望他过得好些,也让父母少为他cao些心,这也是孝顺了。

  不过王妃那边刚死了亲娘,元chūn这边嫂子有了喜,可谓悲喜两重天。

  因此她知道王妃卧病,便没去自讨不痛快,只待在自己院子里看书打算时间:连园子都没去逛。

  却说用过午饭,赵晗倒不请自来了:自从他为元chūn所救,连避讳都不怎么在意了。

  话说赵晗今年刚十五,离“及冠”还差着好几年,他如今算不得成年男子,因此那些规矩的确可以……睁一眼闭一眼。

  再说赵晗一定要来向救命恩人道谢,谁还能出言阻拦不成?

  只是元chūn与赵晗说话,彼此之间还是隔了个透光的屏风,而且房里不仅有元chūn的大丫头,更有专门伺候赵晗的两位内侍。

  其实半路上,赵晗想了一肚子感激之词,可真到了相对之时,他却一个字都蹦不出来了:大恩不言谢啊!光gān巴巴地说一堆废话有什么用?

  于是千言万语,终于只汇成了一句,“您身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