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作者:Fahrenheit(70)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赵之桢听了半天都没言语,元chūn这副平和坦然的模样,倒让他心思一动,“旁人都生怕落个不慈的恶名,你偏偏这样实诚……再说她还害你摔了一下子呢。”

  “我还经常害我自己跌跤呢!”元chūn笑道,“大姑娘过几年就要出门,总不好看着她自误,再说我也有私心,不想咱们一家子一直为她担忧苦恼。长痛不如短痛,既然您开口了,我gān脆来个痛快的?”

  赵之桢也让元chūn逗乐了,“胆子不小啊。”顿了顿,又盯着她道,“都听你的。”

  话说刘娡宴请过诸位太太,散席之后她也累得够呛。之后王府大总管到来,传达了赵之桢的吩咐:从明天起,大姑娘要跟着侧妃学规矩。王妃您今后行事也别让王爷为难。

  刘娡听了,只是长叹一声,而后平静道,“明儿一早我就打发人她去侧妃那儿。”

  而大姑娘晚上过来问安时,更是主动为母亲捏起肩膀……只是知女莫若母,刘娡看着刻意低着头的女儿,无奈道,“知道错了?”

  得知那圆脸丫头是让傲梅带回来的,大姑娘便知道:事qíng没成,而且……贾侧妃肯定要找父王告状!父王要是来问罪,也只有母亲才挡得住。

  因此听到母亲问她,她倒也实在,“是。还让贾姨娘拿住了人证。”

  刘娡道:“明儿你就去侧妃那儿学规矩。”

  大姑娘大惊,“母亲!您也嫌弃我了?!我到她那儿还有活路?!”

  刘娡苦笑一声,“我的确管不了你了。都是大姑娘了,还这样口无遮拦。”

  大姑娘忙道:“女儿知道错了,母亲。女儿舍不得您。”

  刘娡摸了摸女儿脸,“你以为母亲为你哥哥相看人家才心里不忿的吗?不帮你谋划好了,我如何闭得上眼?去学学规矩,对你才是好事。”说完,她摆了摆手,“回去吧,母亲累了。”

  刘娡发话,数个丫头妈妈合力,把大姑娘“请”出门去。大姑娘白着小脸回到自己房里,整夜辗转反侧,而她母亲刘娡当然也没好到哪儿去。

  转天清早,大姑娘不qíng不愿地前去侧妃院子请安,刘娡则迎来了休沐的赵之桢。

  赵之桢开门见山,“大姑娘的婚事你怎么想的?”

  刘娡答道:“我想挑个妥当的读书人家,不用太显赫,却也不能太没体面。”

  赵之桢再次仔细端详了一番他这位妻子,只觉得越发陌生:女儿什么样子,他不信妻子不知道。在他麾下诸将之中挑个像样的孩子做女婿,有他这个父亲时刻看顾,不是更妥帖的选择吗?

  至于读书人家……她到了这时还不忘用女儿的婚事来提携娘家,赵之桢忍不住道:“你真是刘家的好女儿。”

  刘娡一愣,被戳穿了心事,她也毫无避讳,“那又如何?我不想女儿和我一样,嫁个常年不着家的丈夫。”

  刘娡本以为会迎来丈夫的滔天怒火,可偏偏等来了一片让人不安的缄默。

  过了一会儿,赵之桢扶住额头轻声叹息道,“是啊,成了怨偶,又该怨谁呢。你好生歇着吧。”言毕,抬脚就走。

  望着赵之桢远去的身影,刘娡喃喃道,“是啊,该怨谁呢。”只是这胸口的闷痛,她再也无法自欺欺人。

  却说元chūn这边,她还没完全出了月子便接了这么个烫手山芋……可看着眼前状似乖巧且低头不语的大姑娘,心里也泛起了几分愁绪:大姑娘,等你出嫁甚至做了母亲之后,千万别太后悔今时今日的言行啊……元chūn都活了两辈子,尤其是前世在宫里蹉跎了大半辈子,xing子的棱角早都磨得不剩什么。再说她再不得意,也犯不着刻意为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而且最怨大姑娘的人分明是赵晗,可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什么不满、不甘,哪怕是些许不快,都没当众表露出来过半分。

  元chūn的气量总不至于比不过赵晗。

  对于大姑娘来说,她设想的指桑骂槐或者大声呵斥一样都没遇上,难免也有些意外。于是她gān脆问道:“你想怎么罚我?难不成还要我罚抄《女诫》?”

  元chūn看着大姑娘,忽然笑了,“《女诫》看看就好,你是圣上的孙女儿,王爷的嫡女,可谓得天独厚,天下比你尊贵的人又有多少。因此《女诫》里面很多规矩都不适合你,再说你看历朝历代有几位公主郡主真是按照《女诫》来为人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