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是不是失手,伤了王府大爷赵晗,先王妃的娘家自然全家一起担过,何况这家子本就在圣上那儿挂了号:若非主动jiāo上名册,同时还是七皇子的妻族,别说官职功名,只怕全家此时已经剩不下几条命。他们能全家平安离京,还是赵之桢没有落井下石之故。
没了母亲已经让大姑娘蔫了一个多月,这回又没了外祖一家,大姑娘果然愣了一会儿,等元chūn放她出门,她绞着帕子便直奔父亲外书房,气势汹汹地想去讨个说法。
可这会儿外书房里还有客人呢,于是大姑娘在院门外就被拦住了……被亲哥哥赵晗拦住了。
向来温和的赵晗这回都皱紧了眉头,目视把门的小厮和内侍,“大姑娘这样横冲直撞,你们竟不拦着?”
谁敢跟大姑娘撕扯啊?!没人敢开口辩解,可赵晗还是从众人的神色中看出了端倪,当下便吩咐大姑娘道,“跟我回去!”他想了想,还是得更直白些,“你若想丢人丢到宾客跟前,我也不拦你。”
自从赵晗扯掉了那半块遮羞布之后,赵暄便有些怵头这个哥哥——似乎哥哥的脾气也不是那么好。而且侧妃对她不好,她能跟父亲告状,可……凭她的脑子也知道皇室从没听说有哪位哥哥会nüè待妹妹。
赵晗果断地“卷走”了妹妹,边走边还琢磨着请父王给妹妹加些老成的妈妈,机灵的大丫头,院子外面再补两个内侍看守——侧妃毕竟是庶母,肯教妹妹规矩就不错了,她断不会越权再给妹妹身边指派人手。
书房外的这点动静当然瞒不过赵之桢,贾珠三人告辞之后,他先允了儿子所请,之后便进了元chūn的院子。
大姑娘险些冲进外书房,这事儿其实也瞒不住元chūn,因此她见到赵之桢多少有些惭愧,“真是……有负王爷信任。”
赵之桢微微一笑,“她也有所长进,这都是你的功劳。”
元chūn一愣,旋即扶额道:“您是说大姑娘再不敢动手了吗……”
赵之桢点了点头,“还听得进人话了。”
话说大姑娘这样的,元chūn还真是头回接手:前世在她身边伺候的宫人,要么规矩要么jīng明,既不规矩也不聪慧的,她还能罚啊……赵之桢见元chūn默然不语,又笑着劝道:“不放在你这儿,我是真不知拿她怎么办了。”说着,话锋一转,“你堂兄我给了个录事参军事,你那个侄儿我先带在身边了。至于你哥哥,”他语气渐柔,“林探花看好,只要无人从中作梗,前程必然差不了。”
元chūn闻言心中欣慰无比:她的要求王爷果然都放在了心上。
大伯还有父亲,以及宁府的珍大哥哥,他们偏向太子,就让他们随便奉承折腾去,反正她一口气把两个哥哥全拉到了王爷身边,还有蓉哥儿……说心里话,她挺可怜这孩子,十五六的年纪,纵然有些胡闹也是养不教父之过,这一世让蓉哥儿离他爹远些,没准儿就有了造化呢。
眼见爱妾眉开眼笑,赵之桢不说疲惫尽去,却也觉得轻松了几分,“我把你堂兄放到了你舅舅治下。”
舅舅投靠了大皇子,堂兄贾琏成了七皇子的手下,这可有热闹瞧了!
元chūn抚掌大笑,“琏二哥可有得头疼了!”
“你不担心他?”赵之桢闻言颇感好奇。
“让他看清些真面目,”元chūn轻声笑道,“没坏处。”
赵之桢更生了几分兴趣,“哦?莫非你舅舅有何不妥之处?”
元chūn摇了摇头,“我舅舅他毕竟做了官,难免身不由己,琏二哥因此别再听风就是雨可就好了。”
赵之桢略一沉吟,“你倒是看得透。”
他把贾琏放在王子腾跟前,也是为了提醒他和他身后的大皇子吃相别太难看。再说他在北面带兵,压根也不该cha手民政,偏偏大哥这些天明里暗里地“示好”:可以匀个北面的刺史给他。他当然婉拒了,但那份不自在一直存到了今天。
大皇子最近往来颇多,元chūn再迟钝也琢磨过味儿了。再说前世,赵之桢也夹在兄弟之间苦闷了将近一年……她想了想,才认真道:“幸好太子……稳如泰山。”太子还没出手,以后才是有得煎熬呢。
赵之桢闻言,深深地看了元chūn一眼,“以后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