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的时候只有父子俩加jīng挑细选后的长随,回家时就变成了爷孙三个。
贾敬回家的第二日便去荣府拜见贾母,之后跟两位堂弟聊了聊。午饭之前,贾敬老爷子以一副“老子出门万事摆平”的帅气模样归来,贾蓉又得了老子一个眼色,他立时就上前拍起祖父的……马~屁。
贾敬听了几句,才慢悠悠地点头,“成了。这嘴皮子上的功夫糊弄你上峰足够了。”
无忧笑道:“父亲,蓉哥儿的上峰是我啊。”
贾敬一摆手,“蓉哥儿明儿去把你姑姑接回来。总住在荣府也不成样子。”吩咐完,他便拉着无忧迈入书房。
这个时候能与宁府以家事相托的人家已然剩得不多,但终究还有那么两三家。贾敬对唯一的儿子也毫无保留。
横竖准备工作已然做到最好,其余的就要靠平时勤奋~cao~练,临阵时拼命……以及运道了。
却说无忧带着贾蓉在初秋时启程,赶到西北时正遇上西北的第一场雪。而与此同时元chūn亦得封妃……收到消息的无忧终于想起哪里不对劲儿了:如今林海好像还没死啊……因为他案上正放着巡盐御史林海写给他的家信。
作者有话要说: 贾敬比起贾赦贾政,真的太透明了……☆、7|贾珍篇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起酷爱读书出入离不得清客的贾政,正牌进士贾敬自然更对前科探花林海的胃口。
林海这个巡盐御史乃是太上皇钦点。圣上登基,当然要顾及太上皇,但什么也拦不住圣上他……封赏有功亲信。
盐政肥得天下皆知,历来都是圣上心腹所在。林海本有心求去,又因为多年离京,京中qíng形不甚熟悉,他不仅写信问过了二位舅哥,也没落下回府居住的贾敬。
书信一来一去,贾敬和林海颇有点“神jiāo恨晚”的知己之心。话说回来,贾敬若是有心讨好谁,总是一讨好一个准儿。
贾敬以前总是埋头炼丹,不问世事,忽然换成“积极与故jiāo恢复往来,并一心为儿孙铺路”的面孔,众人在惊讶之余多数都能理解。
比起宁府的波澜不惊,荣府二老爷贾政这些日子心气颇为不顺。
女儿封妃带来的狂喜劲头一过去,贾政立即迟疑了起来:一般来说,任何一位妃嫔晋位,圣上都会“恩典”一下她的娘家父兄。
元chūn这次可是得封贵妃,这恩典想来也该“过得去”?而且元chūn的长兄贾珠早夭,同母弟宝玉不曾及冠,那么这份恩典也只会落在贾政身上。
然而与元chūn同时封妃的那几位,她们的父兄已经先后进宫谢恩了!
政老爷xing子沉稳倒是真的,但面对如此qíng况……他又不能进宫找圣上问个清楚,此时一贯的超然淡定也快装不下去了。
事关切身利益,别说贾政忍不住,王夫人也破天荒地问起此事——以前她都是不过问朝中事的。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贾政刚想发作,但看王夫人一脸诚挚,还是把难听的话悉数咽了下去。
王夫人想了想,还是低声提醒道,“莫不是珍哥儿那个千总……”
有这半句话就够了。
贾政明知道珍哥儿离京赴任还在元chūn封妃之前,纵然真是圣上心血来cháo,拉个提前“推恩”,好处也该落在他这个当爹的身上,除非元chūn亲自开口。
反正贾政绝不会承认圣上看不上他,而是过错肯定在别人身上——不是我不成,而是我谦让,才让旁人摘了桃子!
如此跟自己说了几回,贾政果然觉得好受了点。
对此,无忧早有预料。
他与贾政打过几次jiāo道,亲身体会过这位政老爷的脾xing,省得以后麻烦,他连原本走元chūn门路的心思都歇了,只是他拉着贾蓉早早离京也挡不住政老爷以恩人自居。
真要让贾政跟无忧摆明车马,讨价还价,他又抹不开这个面子……反正政老爷在曹大笔下就是在无能为力与自欺欺人之中迎来了树倒猢狲散的最后结局。
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虽然最后贾政什么也没说,但王夫人却心气难平。这位二太太也是做惯了“菩萨”,指桑骂槐恶语相向,她也做不出来,不过她有一位gān将内侄女……此时正巧圣上下旨,许妃嫔来年正月里回家省亲。王夫人把凤姐儿叫到跟前,除了吩咐一众庶务,还特地“点醒”内侄女:元chūn封妃,宁府既然沾了光,就该……有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