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高兴的流起泪来,到她这个岁数了,要是亡了女儿,那真是刮ròu一般。笑着道:“去,我们都去。好孩子,你果然是个有福气的……”
凤姐也在旁边凑趣,道:“是啊,云丫头打小就跟着老太太的,哪里会是没福气的。现在如今姑太太也大安了,老太太该高兴才是。”
贾母擦了眼泪,笑着道:“是该高兴,正好宝姑娘也回来了,大家一处乐乐。”
凤姐早有准备,笑着道:“看老太太今高兴,家里的小戏听多了,我特传了一班昆戏进来,大家听听新鲜的。”
“还是凤丫头妥当。”贾母夸着,却又问起黛玉qíng况。
湘云笑着道:“因为近些日子太太病着,姑娘一直在身边侍侯,不过老太太也不用担心,姑娘身体没大碍,歇两天就好了。”
贾母听得放下心来。
女眷们的戏台摆在大观园里,至于男人们,凤姐另有安排。湘云是一直跟着贾母,宝钗和薛姨妈却是先回了梨香院一趟。贾母知道薛家正娶儿媳妇事忙,也并不留她们,只是一再说着,中午饭一定要请她们娘们过来一起吃,薛姨妈和宝钗也都笑着答应了。
母女两个回到梨香院中,林瑜也己经辞了贾赦,贾政过来,今天不单是走亲戚,大舅哥要成亲了,薛家又没什么男xing长辈,大舅哥又是那样靠不住的。薛家许多事务全是薛蝌料理,只是他年龄也不大,宝钗经常过来帮忙,他也常问,有没有哪里能帮忙的。
薛姨妈看看宝钗和林瑜,心里着实高兴,当年宝钗嫁的时候,她心中也不大愿意。但看婚后看他们夫妻和美,家中一应钱财事务全是宝钗一个人打理,宝钗又置办田产房子。宝钗几次回家,母女说起话来,宝钗日子过的顺心如意。再看林瑜,那也是知书达理,薛蟠的亲事,他也是常过来问,帮着薛蝌料理。
虽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多如意,但看看现在,薛姨妈真觉得这门亲事不错。林瑜过来请了安,就跟着薛蝌算帐去了,母女两个在屋里,薛姨妈就叹气道:“幸好有你跟姑爷帮着料理些,不然只凭蝌儿一个人,还真是难料理。”
“哥哥这几日不在家里?”宝钗问着,这眼看着都快娶亲了,怎么还是不见薛蟠。
薛姨妈叹气道:“他不在家还好些,也省得惹我生气。”
“妈妈说哪里话,眼看着哥哥也娶亲了,以后自然也就懂事知礼。再一年抱了孙子,妈妈还要享大福呢。”宝钗劝着薛姨妈,其实对于那个哥哥,宝钗也觉得让他改的多好不可能了,现在只指望着成亲之后能有所收敛,薛家虽然败落了,但家底还有的,只要不是很败家,这一辈还是败不完的。
“真能如此就好了。”薛姨妈叹气说着。
宝钗又帮着薛姨妈把娶亲东西的清点了,才收拾妥当,就有媳妇过来传话:“午饭己经摆上了,老太太请姨太太和姑奶奶过去。”
“我们就去。”宝钗笑着说着,又起身去扶薛姨妈,道:“妈妈,我们也过去吧。”
母女两个及至大观园中,戏己经停了,李纨和凤姐两个正在厅堂中摆饭,贾母看到薛姨妈和宝钗过来,笑着道:“姨太太快请坐。”
众人坐下来,贾母左边湘云,右边宝钗,然后宝琴,邢岫烟。另一席却是另外两位夫人,薛姨妈以及探chūn,迎chūn。凤姐和李纨只是旁边侍侯,并不入席。
湘云不由的看一眼凤姐和李纨,反正跟着贾母吃饭的时候,王夫人还好些,孙媳妇辈的那肯定是旁边侍侯了。以前还不觉得怎么样,现在自己当媳妇了,心里多少有点感叹,这就是她的将来。
饭毕,那边戏台上又唱了一起来,贾母却是问起湘云,新媳妇进门,各种规矩不说,还有各种习惯都得改过来。
湘云笑着道:“让老太太想着了,一切都好,太太和姑娘自是不必说的,姑爷是懂礼的,家里下人也都听话懂事,老太太不用担心。”
贾母听得点点头,又道:“你是个懂事的,现在你家太太也大好了,都是有福的。”
湘云低头笑着。
戏正唱着,前头就有媳妇过来传话:“程家打发婆子过来了。”
贾母有睦意外,让小戏先停了,又道:“快请进来。”迎chūn会有什么事?
一时间程家婆子进来,笑着道:“给老太太,太太,奶奶们道喜,我们家里三奶奶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