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之大理世子_作者:徐徐图之(96)

  “带头大哥、汪帮主,和我三人因对雁门关外之事心中有愧,除了向少林寺方丈说明经过、又向死难诸兄弟的家人报知噩耗之外,并没向旁人提起,那契丹婴孩也就寄养在少室山下的农家,事过之后,如何处置这个婴儿,倒是颇为棘手。我们对不起他的父母,自不能再伤他xing命。但说要将他抚养长大,契丹人是我们死仇,我们三人心中都想到了‘养虎贻患’四字。后来带头大哥拿了一百两银子,jiāo给那农家,请它们养育这婴儿,要那农人夫妇自认是这契丹婴儿的父母,那婴儿长成之后,也决不可让他得知领养之事。那对农家夫妇本无子息,欢天喜地的答应了。他们丝毫不知这婴儿是契丹骨血,我们将孩子带去少室山之前,早在路上给他换过了汉儿的衣衫。大宋百姓恨契丹人入骨,如见孩子穿着契丹装束,定会加害于他……”

  说到这里,智光大师忽停下,定定瞧着乔峰,眉头深锁,极是为难。

  久作壁上观的全冠清开口道:“大师,那少室山下的农人,他姓甚名谁?”

  智光微微启唇,却又不开口。

  全冠清道:“乔帮主,你应已猜到了。”

  乔峰僵立在一边,忽阖上双目,颤声道:“大师,那农人姓什么?”

  智光轻叹一声,道:“你既已猜到,我也不必隐瞒。那农人姓乔,名字叫作三槐。”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存稿箱~

  ☆、39杏子林中(三)

  智光和尚讲述旧事直到末尾时,在场许多本不明就里之人也已经隐约猜到那小婴儿的身份。但最终确实如此,人群中仍是发出几声惋惜喟叹。

  乔峰如遭雷击一般,耳边只听得智光和尚续道:“我之所知,至此为止。你出任丐帮帮主之后,我听得江湖传言,都说你行侠仗义,造福于民,处事公允,将丐帮整顿得好生兴旺,我私下自是代你喜欢。又听说你数度坏了契丹人的jian谋,杀过好几个契丹的英雄人物,那么我们先前‘养虎贻患’’的顾忌,便成了杞人之忧。这件事原可永不提起,却不知何人去抖了出来?这于丐帮与乔帮主自身,都不见得有什么好处。”说着长长叹了口气,脸上大有悲悯之色。

  全冠清当下拿出一张信笺来,说道:“这是汪帮主的手书,乔帮主,你与诸位长老应当认得出他的笔迹。”

  徐长老并不知还有汪剑通的手书一事,便上前从全冠清手中拿过信笺,揭开火漆拿出信来,只见那张薄薄纸张上写道:“字谕丐帮马副帮主、传功长老、执法长老、暨诸长老:乔峰若有亲辽叛汉、助契丹而厌大宋之举者,全帮即行合力击杀,不得有误。下毒行刺,均无不可,下手者有功无罪。汪剑通亲笔。”

  下面注的日子是“大宋元丰六年五月初七日”,那正是乔峰接任丐帮帮主之日。

  徐长老犹豫一瞬,递给乔峰,乔峰接了过来,糙糙扫过几眼,呆立不语。

  全冠清缓缓说道:“乔帮主休怪我们无礼。汪帮主这通手谕,原只马副帮主一人知晓,他严加收藏,从来不曾对谁说起。这几年来帮主行事光明磊落,决无丝毫通辽叛宋、助契丹而厌汉人的事qíng,汪帮主的遗令自是决计用不着。直到马副帮主突遭横死,我才寻到了这通遗令。本来倘若帮主能为马副帮主报了此仇,帮主的身世来历,原无揭破必要。可我思之再三,为大局着想,本想毁了这封书信,可是……”他说到这里,眼光向乔峰瞧去,说道:“一来马夫人痛切夫仇,不能让马副帮主冤沉海底,死不瞑目。二来乔帮主袒护胡人,所作所为,实已危及本帮……”

  乔峰道:“我袒护胡人,此事从何说起?”

  全冠清道:“方才无锡分舵已将吐蕃国师与此事的gān系说与大伙听,吐蕃与契丹一般,同为胡虏夷狄。”

  这般穿凿附会的yù加之罪,让段誉不由得心中大呼坑爹,难怪前面拐那么大的弯子要把杀害马大元的罪名扣在鸠摩智头上。

  乔峰仰天嘘了一口长气,道:“诸位知道我是契丹后裔,是以反我,是也不是?”

  四大长老脸上带些讪讪,全冠清答道:“不错。只是他们将信将疑,拿不定主意,事到临头,又生畏缩。”

  群丐听了智光、徐长老等人的言语,心qíng也十分混乱。有些人先前已然听说他是契丹后裔,便始终将信将疑,旁的人则是此刻方知。眼见证据确凿,连乔峰自己似乎也已信了。乔峰素来于属下极有恩义,才德武功,人人钦佩,那料到他竟是契丹的子孙。辽国和大宋的仇恨纠结极深,丐帮弟子死于辽人之手的,历年来不计其数,由一个契丹人来做丐帮帮主,真是不可思议之事。但说要将他逐出丐帮,却是谁也说不出口。一时杏林中一片静寂,唯闻各人沉重的呼吸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