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第一受(GL)_作者:宁远(62)

2017-08-11 宁远 hp同人

  御书房一直是皇上哥哥的私人书房,肃遮暮平时不爱来,只有胡闹任xing的时候会来此找他,逗留的时间都很短,并没有留意过皇兄除了批阅奏折还会看什么书。

  这些日子肃遮暮都在帝师那边听课,帝师传授的都是道家无为之道,这里多数的书都是道家典籍。

  从北卫开国以来历代帝王都信奉道家思想,肃遮暮也是耳濡目染。但她始终觉得只信奉一家只说太孤注一掷,在之前她也有接触儒家学说和墨子的“非攻”。

  世间无一事物是完美无缺,都有其缺点。人与世间万物都因不完美而完美,大盈若冲正是其理。

  但道家总让她提不起劲,其中的君王和国家之说太过理想化,就算是北卫这等国富庶民安生的国家也很难做到,敢问历史上又有哪个朝代哪个国家能符合。肃遮暮一直坚信人xing本恶,像她皇兄那样一直坚持仁和宽松的治理国家肯定有其垢病。更多地中和各家学说的优势加以利用,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会走得更加顺畅。

  如果本宫是皇帝……

  这个念头无可避免地出现在了肃遮暮的脑海中,而那个自称有预知能力的女孩面庞和称她为“女皇陛下”的话无法从她的记忆里挥去。皇上哥哥生病以来她一直做的事qíng就是皇上要做的事qíng,对此朝中早有异议皇上的病qíng是个幌子,真相是皇太后想要扶持公主上位。这些传闻虽然都是私下jiāo谈的一些私密之事,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别以为你自认为可以倾吐所有的人就是你的心腹,就绝对不会出卖你。人心隔肚皮,肃遮暮已经在心里列好了上位之后须斩糙除根的人员名单。

  不仅是那些喜欢私下猜测议论朝政的人要死,出卖朋友的人亦要死。这两种人留在朝中都是祸害。

  如此臣子的出现,就是皇上哥哥太过仁和所留下的祸害。肃遮暮是不会延续皇兄的错误的。

  皇上哥哥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她已经没有兴趣知道,她大概明白了母后心里的想法。母后对皇上哥哥的事早就了若指掌,所以之前才会一直催促她快些生下子嗣并且不断暗示她要接手江山。皇上哥哥病重之事虽然传得满城风雨,只要她们没有正面的说辞别人也不会妄下定论。但肃遮暮知道别说其他的一些王爷们对这皇位虎视眈眈了,这皇宫之中有多少明处暗处的人都惦记着北卫的大好江山,渴望着权利。只要皇上哥哥一倒下,这些妖魔古怪就会纷纷探出邪恶的脑袋,露出危险的獠牙。

  可是不知道为何,想到这种事,肃遮暮居然觉得异常的兴奋……

  这种兴奋的qíng绪把先前的困意统统扫除,含着自己都不太明了的笑意继续在御书房里翻阅书册。

  当她摸到一本书,翻看到它的书名时,肃遮暮目光滞了一下。

  这不是……育儿心经吗?

  这书是不孕不育的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治疗偏方,怎么皇上哥哥的御书房里藏了这种书?还藏在别的书之后?这般鬼鬼祟祟的行径难道……

  快速地粗略浏览之后,在合上书本的一瞬间肃遮暮叹了口气。

  若真如此,一切的谜底都解开了。

  可怜的皇上哥哥……原来他并不是清心寡yù之人,也并非是她所想有断袖之癖,原来这一切的苦衷,是不能为外人道的辛酸一把泪啊。

  肃遮暮怀着同qíng的心qíng,离开御书房,前往每日的开始——军审处。

  她去军审处的时辰比平日更早,这是她彻夜未眠的结果,但到达军审处时见里屋已有火光。

  “公主殿下……”煦西窗本是坐着,见到肃遮暮到来便起身跪安。

  肃遮暮挥了挥手随行侍卫便退了下去:“煦大学士来得真早。”她走近煦西窗,目光锁在她身上竟一刹那炙热的眼神便让寒冷之夜迅速升温。

  “微臣在等公主殿下的到来。”

  “喔?你在等本宫?这倒是稀罕事。有什么事能劳烦煦大学士挂记在心特意要找无人之事等着本宫单独说的?本宫倒是很乐意听一下。”肃遮暮把裙摆往身前折了两下,坐在高阶的椅子上俯视煦西窗。她不自称“遮暮”也不称对方为“西窗”,上下君臣的身份被她摆上了台面。她更不让煦西窗平身,深冷时辰里让她就地跪着。

  这些日子以来煦西窗不是没能感觉到来自肃遮暮眷恋的眼神,这种眼神她一直都很熟悉,而公主yín-乱后宫和妃子们胡搅蛮缠的事qíng她也不是没听说过。循规蹈矩的她对这种事向来颇为不齿,但肃遮暮和她颇有些私jiāo,知道肃遮暮那些荒唐事之后煦西窗更多感到的是羞愧,替肃遮暮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