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楠欣然答应。从王总办公事出来,她到二楼营业大厅找自己的小弟兄们。最早一楠是个cao盘手,她曾创下一个月盈利60%的骄人战绩。其实她还是很喜欢在股市上杀来杀去的。这会让人很有成就感。
雨涵嫌一楠没出息,做cao盘手替他人作嫁衣。所以一楠在雨涵的督促下考取了证券二级职业资格证,gān了三后年就坐到公司首席分析师的位子上。
一楠找到从前同自己做搭档的郑少鹏。她知道少鹏的老婆在市工商局工作,想让他帮着打听下景辉公司的注册qíng况。
三天后,等一楠再见到郑少鹏时,他的“内部消息”令人震惊。“景辉的房子已经开始卖了,我老婆还说想买呢。多好的位置啊,价格还适中。”
一周前一楠才听说景辉有意向开发城中村,四天前她得知雨涵要做这尚未成立的房地产公司的老总,现在这还没印到景辉公司宣传单上的房子居然开始出售。这速度堪比神舟九号。可这绝不是正常的商业运作的方式,只能是谣言传播的速度。再说,三集村的旧房子尚未拆迁,改造项目还只是个纸上的远景,预售房子是违规行为。
“人家这不是预售,是对有意向购房者发号,收取一定的诚意金。据说这还是保密的,他们只接受一些相关单位的团购,零散户根本不接待。他们是担心这么低的价格房子一晚上就被抢光。真牛X。什么时候买股票跟买房子似的彻夜排队就好了。”郑少鹏说完摇摇头,又是羡慕又是感慨。
一楠明白郑少鹏所提的相关单位,是指工商局、银行这类与景辉有着利害关系的机构,“这么说,景辉的新公司已经注册了?”
“我老婆说他们正在申报各种材料,就等银行验资。你还研究房地产呢,你不知道现在很多房地产商都是没五证啊,可人家不照样开发楼盘,一边施工一边办手续呗。”郑少鹏有点讥讽一楠的古板。“等拆迁完了开始施工房子的价格就涨了,等按你说的封顶后再卖,估计那时候起码要涨50%。”
“你觉得这靠谱吗?”一楠还有有点转不过弯来,“你老婆他们单位真的要买房?我咋就总以为这就是个故事。”
“现在讲故事的人确实很多,可能把故事讲圆满了就是成功者,否则是骗子。”一楠自然懂得这成者为王败者是寇的道理。
没有自有资金靠集资或信贷把楼盖起来,然后把房子卖出去还贷,这是眼下一些小房地产商的贯通做法。可十几亿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仅凭借6000万资金和一张副市长的批函就想完成,这绝对是在玩空手套白láng的把戏。这需要魏景辉在国土规划、房产部门、银行,尤其是市政方面都得有各种人脉关系,而且必须是很qiáng硬的关系。
这不禁让一楠想起了中学课本上的小说《百万英镑》。两个有钱的兄弟打赌,把一张一百万的支票jiāo给一个身无分文的小伙子,在30天内,看他是否凭这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生存下去。结果,那些裁fèng、酒店老板、商人甚至是银行家知道小伙子有百万英镑时趋之若鹜,他们把他当成了座未开发的金矿。他们愿意为他赊账,还可以借钱给他。当小伙子按期把百万英镑的支票jiāo还给俩兄弟时,他不仅有了3万英镑的利息,还找到了意中人。
现在这个传奇的财富故事竟然上演了现实版,只是支票变为副市长的批函。这个故事在商界则被看做是马太效应的结果。
一楠希望魏景辉同他的合作者们能把这个故事讲圆满,毕竟这里牵扯着她的爱人和朋友。
☆、第十章 惊 艳
令一楠迷惑不解的事qíng还在后面。
苏红打来电话说,她和景辉合作之事已谈妥,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叫大华房地产,苏红出资6000万,其中3000万是替景辉垫资,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出资2000万。景辉占大华50%的股权,苏红占30%,基金占20%。之后魏景辉提议,把他名下的5%的股份无偿转让给楚雨涵,“你家雨涵这回可够神气的,大华的日常事务都由她打理。这个项目搞好了大家都有的赚。”
这天上掉下的馅饼并没有令一楠激动,因为她深知世上无免费的午餐。之前她就有好多疑问,魏景辉为什么会让雨涵出任新公司的老总?她既没有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更没接触过房地产。做全面管理,她各方面都不如苏红。还有为什么魏景辉不亲自出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