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跳出学校这个坑不再重复他俩的悲剧,鬼知道老天咋就这么不开眼竟然让历史重演,好在现在看着这悲剧还能入眼,也就没那么多怨言了。
说起来,我也挺有点对不住二老的,他们给我绘制的宏伟蓝图是先考上医学院再当个白衣天使拯救人间,可我偏偏不能如他们所愿,这只能怪老爸,他为了我的全面发展从小让我接受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教育,结果我对舞蹈音乐理都不理只对美术qíng有独钟,老爸那会儿看我画的挺象样儿万分高兴,先是让我拜他们学校艺术系的一个同事为师,接着每年寒暑假把我送北京的一个美术辅导班进行专门教育,就这样,老爷子让我彻底对美术着了迷,所以在高三那年在小新的带领下我埋着老两口先进行了专业考试,还记得考中央美院的时候素描卷子上忘了写名字而与之痛失jiāo臂,痛哭一晚,不过后来想想到不后悔,幸好没写名字,万一考上了那不就得跟小新同不了学了嘛!在后来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是非艺术院校不报,老爹一看悔不当初,不过没卖后悔药的不是。
回到家,两口子都在。
"老爸老妈,我关扬又回来啦!"
"哟,你还知道回来啊?"老爸把手里的报纸放下:"给我买什么回来的?"
看看,有这种当爹的吗,不先问问孩子好不好,先顾着孩子给他买什么。呵,老妈更绝,见到我先把给她买的桃稣抢过去打开就咬了一口:"哎,这桃稣味道还不错,老关,你也尝尝。"
老爸接过桃稣:"恩,恩,还凑合。"
"什么叫还凑合啊,我专门给你们买的呢,这味道特纯正。"
"你今天怎么想起回来了?"老妈把桃稣放下,走我跟前打量一番:"恩,看样子这段日子过的还可以,没胖也没瘦,说吧,想吃什么,我给你做去。"
"嘿嘿,您做什么我就吃什么啊,当然了,您要做红烧茄子红烧ròu我可能会吃的多一点儿。"
终于又吃上了老妈亲手做的红烧ròu,那感觉真是无比亲切。
"小新怎么没跟你一块来啊?"我妈问。
小新是我家常客,以往每次我回家小新也会跟着来坐坐,她爸以前跟我爸妈是同事,所以两家比较熟悉,大三那年他们家搬到青岛,所以我妈对她就格外关心了一点,再加上小新特讨老人喜欢,每次都能哄的这老两口笑的闭不上嘴,以至于我曾经怀疑我是不是他俩亲生的。
"她去上海了,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
"噢,年轻人出去走走好。那孩子一看就是个好苗子。"老爸端着刚熬好的粥出来:"尝尝你爹亲手做的粥。"
"哈,老爸做的一定好吃啦。"
"等小新从上海回来,把她叫来一块吃顿饭,有阵子没见这丫头了。唉,年轻人啊,都开始飞喽。"
"老妈,别发感叹了啊,对了,小新还说给你买了个坐垫呢,听说特舒服。"
"是吗,你怎么不知道跟人家学学呢?"
"我?妈,我是怕您吃不消啊。"
"你妈吃不消这不还有我呢吗,我替你妈吃!"老爸一拍胸脯,"只要你能学的来,我跟你妈就吃的消!"
唉,这当爹妈的,怎么就这么没个爹妈样儿啊。不过我还真想小新了。
饭桌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老爸老妈一兴奋就爱回忆往事,什么七年前的豆腐渣八年前的芝麻饼全抖出来回顾回顾,组成一串串的全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高cháo结尾的夹叙夹议文,他俩人越老这记忆力越好,这点不能不让人佩服。我在旁边听着,时不时加点儿评论,发表点儿见解,合他俩意了他俩说赞美自己培养了个好儿童,不合他俩意了就说我幼稚,反正横着竖着我就是一儿童了,儿童就儿童吧,在父母跟前不永远都是一小孩吗。
老妈突然话锋一转,直指向我:"你也老大不小了,有男朋友了没?"
唉,每次回家都问这个,我还以为今天能逃此一劫呢。
"没啊,您想要啥样儿的?"
"我能要啥样儿的!是你自个儿要!"
"韦小宝那样儿的您看成不?"
"那不成。"老爸说:"在色qíng和高官厚禄与混帐方面,韦小宝韦无人可敌,虽说也是个人才,但不适合托付终身。"
"你有中意的了吗?"老妈问。
"您就这么急着把我往外卖啊?"
"你这么糟蹋你老妈子吗!我这关心女儿的感qíng问题怎么就成卖你了。"老妈一下拉长了脸。